將邏輯門互相組合,能夠實現具有復雜邏輯分析能力的各種邏輯器件,固定邏輯器件和可編程邏輯器件就是邏輯器件的兩大分類,固定邏輯器件中的電路是固定的,在制成時它的功能就已經確定且無法改變,一般固定邏輯器件可以完成一種或一組同類的功能。 與之對應,可編程邏輯器件是可以提供多種邏輯能力、特性、速度和電壓特性的標準成品部件,其可編程特性允許其完成多種不同的功能。Signetics和Intersil的PLA是可編程的開始,到后來的PAL、GAL。 這種可編程器件也推動了后來FPGA的產生和應用,FPGA集成度高設計靈活,可多次反復編程的特性現在已經深入人心。 雖然固定邏輯器件只能完成一種或一組同類的功能,靈活度上相對缺乏,但這既是劣勢也是優勢。與犧牲靈活度對應的優勢在這種功能固定的邏輯器件一旦完成前期的開發,可以迅速大批量生產,對很多不需要變更功能的應用來說,固定邏輯器件更為經濟,用量越大成本越劃算。 對可編程邏輯器件來說,靈活度被發揮得淋漓盡致,改變功能只需要簡單地更改編程文件即可。不同的可編程邏輯器件的編程工作復雜程度不一,比如PAL就會比GAL復雜很多。總的來看這些可編程邏輯器件都相當靈活而且集成度往往很高。各類終端市場功能的增加,對邏輯器件的尺寸、熱性能、電氣特征和成本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在更小的尺寸里提供更低的功耗、更好的電氣特性、熱性能是邏輯器件能否在醫療、汽車和工業等應用里幫助終端設備實現新功能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