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快速發展,賦能經濟社會成效顯著。伴隨著科技創新和創造能力逐步提升,如何更好完成產業轉型升級,在新時代發展要求下賦能實體經濟核心動力。在多種選擇和政策驅動下,快速發展下的人工智能成為多種產業研發升級、成果應用的重要助力,人工智能發展賦能實體經濟、支撐社會發展,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發體系和應用生態,引領經濟社會各領域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躍升。 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一個重要的驅動力,將會進一步釋放和發展生產力,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形成從宏觀到微觀各領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形成并創造新的強大引擎,推動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躍升。人工智能加速賦能千行百業。 ![]() 智慧農業、智能制造、智能化服務嶄露頭角,人工智能賦能智慧化城市建設、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農業種植的數字化監控,科學調控、機械輔助大大減輕了種植壓力,增加了成活率和收獲成果;制造業涉及諸多生產領域,“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梯次呈現,探索開展“未來工廠”建設,涵蓋信息通信技術、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家居、紡織等多個行業,生產融入科學監測,精準調控,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無論身在何地,生產進度和數據都能實時呈現眼前;服務業漸趨智能化,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諸多科技成果,科技使生活更加方便…… 人工智能與一、二、三產業融合成效初顯,滲透率不斷提升。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從醫療、交通、制造等先導產業領域向旅游業、農業等領域拓展,促進開放平臺智慧化改造,讓各個領域的智能化水平得以提升。專家表示,未來人工智能的深度應用,加速各行各業的創新性深度融合,通過智能化數字化的改造升級助力中國工業高質量發展,為國民經濟發展賦能,有助于構建以高端化、智能化、先進性為重要特征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整個經濟體系的效率提升和質量變革。 為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化成果助力工業制造,加大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前沿技術研發布局,深化產學研用融合,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驅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2023中國天津工業博覽會設立國家重大裝備展區和 14 個主題展區,搭建中國工業全產業鏈大平臺。展示全產業鏈結構下的多領域制造成果,助力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15|大|展|區 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展區 智能制造展區 金屬切削展區 金屬成形展區 國際流體設備及環保設備展區 工業自動化及智慧物流展區 工業零部件展區 軍地兩用工業發展展區 新能源汽車及智慧出行展區 軌道交通展區 應急消防展區 國際電力電工及能源裝備展 能源及工業環保展區 鑄造機械及設備展區 壓縮機及設備展區 ![]() 作為中國裝備制造業風向標、中國內循環經濟晴雨表,促進中國制造更好地服務全球,中國工業博覽會將于2023年8月22-25日在天津國家會展中心舉辦。 展會規模預計超過100,000平方米,吸引1,50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亮相展會,將有150,000余名專業觀眾到現場參觀采購。 展位價格 標準展位(9平方米) A區 1,600元/平方米 標準展位(9平方米) B區 1,200元/平方米 光地展位(36平方米起) A區 1,500元/平方米 光地展位(36平方米起) B區 1,100元/平方米 組委會辦公室400-181-6585 聯系人-黃琪-13520848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