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登上了世界第一高橋”沉浸式體驗網絡傳播活動吸引了眾多網友的注意,活動吸引大家走近花江峽谷大橋、壩陵河大橋、平塘特大橋,感受高橋的宏偉和秀美的風光,用鏡頭和筆觸記錄,并通過各類平臺向網友呈現高橋風光之美。 在貴州省平塘縣境內東北角約25公里處,一條蜿蜒曲折的槽渡河河谷上空,橫跨著一座特殊的大橋——平塘特大橋,它是世界最高的混凝土橋,也被譽為最美的“天空之橋”。大橋全長2135米,主塔高332米,位于槽渡河大峽谷之上,橋梁跨度大,海拔高,橋面距離地面的高度更是超過200米,橋梁建設難度極大。為了能夠有效跨越峽谷,設計團隊采用了斜拉橋的建造方案順利完成建造。巧妙的設計加上精良的施工工藝,讓平塘特大橋榮獲多項國際榮譽,實現了國際橋梁工程項目獎大滿貫。
a6ca16e1dcff026e7432c670e2e77bed.jpg
一橋橫跨南北,天塹變通途,一座高橋鏈接了貴州自然風光之美和世俗繁華之景,也連接了經濟發展之路,交流互通之途,是交通科學技術和基建強大實力的充分體現。交通是興國之要、強國之基,加快推動交通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賦能支撐。當前全國交通領域不斷涌現新的科技成果,科技創新進一步助力智慧交通,智慧交通更好地服務民生,成果已現,戰績斐然。 過去十年來,交通科技創新實現了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持續拓寬“大動脈”,建成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川藏鐵路拉林段、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等一批超級工程,基礎設施建造“硬技術”世界領先;京張高鐵成為世界首條時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鐵,自動化碼頭已建和在建規模均居世界第一,在用新能源汽車規模世界第一,智慧、綠色等“新動能”持續發力;建成各類科研和科普平臺超過200家,現有國家和行業交通運輸標準近4000項,科技創新基地建設等“搭平臺”工作穩步推進……
u=429523472,195389392&fm=30&app=106&f=JPEG.jpg
業內專家表示,當前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造和裝備制造技術大幅提升,智慧、綠色技術廣泛應用,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取得了一批標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在加快硬核技術的同時加強交通服務“軟實力”,智慧交通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掃碼乘車”“掃臉登機”還有最近出現的“刷掌過閘”為乘客便捷出行提供了新選擇。在軌道交通方面,“智慧地鐵”是當前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的一大方向,目前已融合5G、人工智能等技術,未來將有更多“黑科技”,實現從“人適應地鐵”到“地鐵適應人”的轉變。鐵路、民航形成全國聯網售票能力,ETC技術廣泛使用。與此同時,人們的出行方式和貨物運輸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共享單車、網約車、定制巴士等新業態滿足人們多樣化、差異化出行需求;“互聯網+城市配送”模式快速推進…… “當前,我國綜合交通呈現出數字化、智能化、網聯化融合發展的趨勢,自動駕駛、智能航運、智慧物流、交通大腦等新業態層出不窮,智慧交通展現出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相關人士表示。在當下,促進數據流動,助力智慧交通發展,致力于以數據驅動實現交通系統的“進化”,對數據進行深度共享和融合,實現更好的智慧交通產品和服務。 為助力建設交通強國,推動軌道交通、智慧交通行業進一步發展。 CIE中國工業博覽會特設立軌道交通展區 關注行業新氣象,展望未來廣闊前景 關注軌道交通的運輸組織、功能實現、安全保證等多個環節,遵循軌道交通的客觀規律。展區內容涉及軌道交通的設備構成和功能系統,如線路、車站、隧道、車輛、供電、通信、信號、機電設備等諸多方面,充分展現工業制造的強大實力。 作為中國裝備制造業風向標、中國內循環經濟晴雨表,促進中國制造更好地服務全球,中國工業博覽會將于2023年8月22-25日在天津國家會展中心舉辦。展會規模預計超過100,000平方米,吸引1,50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亮相展會,將有150,000余名專業觀眾到現場參觀采購。 展位價格 標準展位(9平方米) A區 1,600元/平方米 標準展位(9平方米) B區 1,200元/平方米 光地展位(36平方米起) A區 1,500元/平方米 光地展位(36平方米起) B區 1,100元/平方米 組委會辦公室400-181-6585 聯系人-黃琪-13520848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