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作為經濟命脈,正在新時期展現出新的面貌,作為大國競爭的要素,處于無與倫比的重要地位,也是國家真正崛起的道路。 每年,我國對于工業領域布局都會有一些新舉措,當然這些動作逃不過我們工博人的眼睛! 下一個發展重點在——成渝經濟圈! 2020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正式提出,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5月,成渝地區20所大學共同發起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正式成立,在制度經濟、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社會服務、國際交流合作、資源共建共享等方面開展合作。 6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深化合作對接活動在成都舉行。從產業配套來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制造業門類齊全,全國41個工業大類全都擁有,形成了電子、汽車、裝備、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費品起頭并進的工業發展格局。 7月,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在成都舉行。審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深入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 12月,復興號動車組分別從重慶沙坪壩站、成都東站開出。標志著成渝間實現高鐵公交化運營1小時直達,沿線商務、旅行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得利于完備的制造業門類,成渝發展于2021年繼續向前推進。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一個重要的區域定調被正式披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式被定調為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之后的全國第四大經濟圈。成渝地區擁有中國中西部地區的直轄市重慶,依托周邊成都、德陽、綿陽等城市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產業優勢、體制優勢,形成了區位一體化的工業發展新格局。 3月,四川省經濟合作局、重慶市招商投資促進局在成都召開聯席會議,總結川渝兩地2020年招商引資工作情況,商議2021年產業協同招商工作。 4月,中國貿促會與四川、重慶簽署《關于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協議》。另外,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文批復支持重慶市和四川省建設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4月22-24日,首屆成都國際工業博覽會于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順利舉辦,取得矚目的成績,獲得多方好評。 7月,2021西部國際物流與交通融合發展大會暨2021西部國際物流與交通博覽會在成都開幕,聚焦物流與交通互聯互通、融合發展背景下的成渝經濟圈發展。 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復新建成渝中線高鐵可行性研究報告。并在9月,全面啟動了成渝中線高鐵建設工程。 10月,中共中央、印發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這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就非常有意思了,我們來解讀一番。規劃范圍包括重慶市的中心城區及萬州、涪陵、綦江、大足、黔江、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璧山、銅梁、潼南、榮昌、梁平、豐都、墊江、忠縣等27個區(縣)以及開州、云陽的部分地區,四川省的成都、自貢、瀘州、德陽、綿陽(除平武縣、北川縣)、遂寧、內江、樂山、南充、眉山、宜賓、廣安、達州(除萬源市)、雅安(除天全縣、寶興縣)、資陽等15個市,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960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近6.3萬億元,分別占全國的1.9%、6.9%、6.3%。 從規劃范圍里,可以比較明確的看出以點帶面,以前驅帶動新興的發展模式。老牌工業巨頭的自動化轉型,以及新興企業的投資和活力,都將為成渝地區注入全新的發展源動力。 重慶 作為老牌的汽車制造基地,近幾年已形成“1+10+10000”優勢產業集群,零部件本地配套率達70%,具有規模大、體系全、創新強、轉型快等特點。作為自主品牌高端化發展的領先地區,售價10萬元以上的整車產品占比從2018年的30%提升至目前的42%,告別中低端發展路徑。此外,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215%,當地車企產品銷量排名全國前列,市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趕超全國,氫燃料汽車和換電模式加快發展。重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明顯提速,部分領域已在國內實現領先,也為周邊輻射區域的智能加速轉型提供了優質的藍圖。 德陽 再比如德陽,作為四川知名的重工業城市和中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基地和全國三大動力設備制造基地之一,擁有中國第二重型機械廠(中國二重)、東方汽輪機廠、宏華石油等大型企業。德陽生產了全國各45%以上的大型軋鋼設備,同時也是世界上的鑄鍛鋼制造基地,發電設備產量居全球,石油鉆機出口居全國。而隨著工業自動化、智能化的加速轉型,類似德陽之類的四川工業城市必將再次成為發展高地。 成都 在今年前三季度爆發出驚人工業增加值的成都,正在將產業形態加快向“制造+服務”轉型。今年10月,成都入選第三批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為西部首個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據悉,目前成都共有1160家工業企業開展智能化生產、服務型制造和綠色化改造,成都西門子、富士康2戶企業入選全球“燈塔工廠”。截至9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737戶、較2020年底凈增161戶,30戶龍頭企業產值增長31.0%,成為成都工業穩增長的中堅力量。其中,新希望成為四川本土“世界500強”企業,通威集團等9戶企業入選“中國企業500強”,科倫實業等5戶企業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成都正在制造業發展道路上,展現旺盛的生命力。 規劃綱要提出,強化重慶和成都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引領帶動成渝地區統籌協同發展,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推動成渝地區形成有實力、有特色的雙城經濟圈,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規劃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可以說,成渝經濟圈的目標就是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經濟中心、科創中心、改革開放高地。在此背景下,成都國際工業博覽會應運而生。2021年4月22日,成都國際工業博覽會如期召開,1600家優質制造企業空降蓉城。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西部重要的工業大展,成都工博會使用西博城4個展館和兩個連接廳,以“4館+2區”的展區規劃覆蓋七大主題展,吸引了600家優質制造企業空降蓉城。IAS工業自動化展于15H館華麗亮相,矚目非凡。匯聚了西門子、圖爾克、永宏、倍福、奧托尼克斯、萬可、科捷、吉尼爾等行業翹楚,聚焦工業領域各環節的數字化轉型與升級,集中展示智能制造的核心技術及解決方案。獲得多方肯定及好評。 蓉城風過萬戶曉,佳音隨君如碧濤。成都工博會作為疫情后少有的國際工業大展,為成渝地區工業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作為西部的一座中心城市,在軌道交通、人工智能等領域成績突出。產業+平臺的會展模式,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展商。此外,四川有很好的工業基礎,已經形成門類齊全、結構完善的現代工業體系。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推進,意味著這里會有龐大的市場潛力。 成都工博會工業自動化展參展、品牌宣傳推廣請聯系: 東浩蘭生會展集團 上海工業商務展覽有限公司 曾靈 女士 15797737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