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緣政治沖突等原因,如今國內不僅一些超算中心尚在部署中的超算系統無法透露部署信息,連一些網絡公司自己找服務器供應商開發并部署的系統也都無法公開。比如在去年的中國HPC TOP100榜單中,過去的兩巨頭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湖二號升級系統已經退居第三和第五席,如今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均為部署在網絡公司、采用CPU+GPU異構眾核處理器的主機系統。 這兩臺系統的峰值算力分別達到了390Pflops和240Pflops,如果向TOP500提交測試成績的話,應該可以拿到第四名和第六名的成績。不過網絡公司部署這些機器主要是用于算力服務,并不會花大把時間去跑這些測試。 加上一些下一代超算中心系統的傳聞,國內可以說是已經邁進或是達到Exascale級計算的門檻了。這也與國內對于先進計算的政策有關,在數字經濟時代下,無論是HPC通用算力還是AI算力都已經成了全新的資源。 國內企業雖然在HPC處理器上的進度要稍微落后一些,但高速互聯、處理器加速部件和高性能算法上的研究可不輸于人。再加上最近ChatGPT之類的超大規模并行應用的加速,都對E級以上的計算提出了要求。 根據傳聞,國內可能在2025年之前建成10臺E級超算,而美國目前已知的在建E級系統只有三個,足以看出國內對HPC算力的重視。但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關注提高系統效率之類的優化,以及最重要的軟件開發,要知道美國能源部花在E級超算的大量資金中,一半都是用于軟件開發的。 至于公共算力這塊,國內也在堅持推進更高的算力,例如2020年在內蒙古部署的高性能公共服務平臺“青城之光”,即便在2022年的榜單上依然有著15名的成績。未來國內無論是超算中心、網絡公司,甚至是學府,都會加速邁入E級的步伐,云化E級超算也將逐步成為現實。 AMEYA360報道:高算力HPC系統開發 數字經濟下的搶手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