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是說芯語 為什么說“ 又”呢?因為它前不久剛剛裁員過,裁掉了一些相對邊緣的業務部門。 裁員嘛,當然是優先裁不賺錢的部門。因此,剩下的部門必然是賺錢,或者說是有希望賺錢的部門。 這家知名芯片大廠,說的就是marvell。關于這家公司的歷史我就不再贅述。 最新消息,marvell已經決定將所有的研發人員裁掉。目前還未官宣,但是國內員工基本上都已經收到了通知。 其中包括穩賺不賠的設計服務部門。為什么說是穩賺不賠呢?因為這個業務有穩定的大客戶。而目前設計服務的需求還是比較旺盛。我前文提到,越是經濟不明朗的時候,設計服務業務反而可能更火熱。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賺錢的部門比如設計服務部門都要裁掉呢?有消息稱是來自美國官方的壓力(不保證正確性)。 marvell并非純正的美資公司,以美國的通常做法,這類的公司受到的壓力往往比美資公司壓力更大。比如,當年斷供華為,首先被迫斷供的是臺積電。而當允許給華為供應芯片時,那么優先進入名單的是高通,英特爾,AMD這樣的美國公司。 值得深思的是,如果真的是美方真的下決心施壓這些在國內有業務的外資芯片企業,像英偉達,AMD,高通等美國企業,后續會不會也承受不住壓力而不得不離開? 雖然這些只是個人的猜想,不過正所謂料敵從寬,我們還是需要做最壞的打算,不要抱有任何幻想。 對于被裁的員工,應該會獲得不錯的賠償,這里先說一聲恭喜。不過也應該看到,目前芯片行業就業行情和前幾年相比并不算太好,可能很難拿到令自己滿意的薪水。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認為最好是以團隊的名義,找到新的雇主,這樣可能更容易談出一個好價錢。 畢竟建立一個團隊并不容易。通常招人后,還需要多個項目的磨合才能形成戰斗力。如果能整體收編,對與公司來說也算是省了不少事。 從創造價值的角度,一個有戰斗力的團隊的價值遠遠勝過單體相加。 marvell的裁員,說明美國仍在不斷推動技術上的所謂脫鉤。不過我覺得也不用過度擔心。自力更生是我們的優良傳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越是被封鎖嚴重的行業,發展的反而更好。當年EDA原本有機會發展起來,結果歐美EDA產品涌入中國后,讓國產EDA徹底失去了希望。 如果美國真的不斷推動技術脫鉤,最后還真可能促進我們的科技發展。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希望chatGPT永遠不要開源。因為不開源,國內的資本才會真正重視國內的科技人才。只有科技人才真正受到重視,才可能真正做到創新。雖然是氣話,但是不無道理。 marvell撤離研發部門,受損失最大的是marvell本身。對于員工來說,除了拿到賠償金,相信也很快會在另外的企業找到發揮自己能力的崗位。畢竟,像芯片這樣的行業中,還有很多事可以做,還有很多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