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半年,服務器市場受到了經濟下行的波及,也開始放慢了增長速率。不少人認為進入2023年后,數據中心這幾年享受的紅利期也即將迎來終結。但隨著ChatGPT及同類型應用的風靡,服務器市場再度激活了新一輪的軍備競賽。 直接受益者自然是與算力掛鉤最為緊密的GPU廠商,無論是英偉達還是AMD,從開年以來股價就經歷了一輪猛漲。CPU、AI加速器、FPGA廠商也順勢得利。不過要說在云服務廠商紛紛瘋狂下單下,還有哪些硬件廠商從中分了一杯羹,那肯定少不了網絡芯片廠商。 高性能網絡也是生成式AI的硬需求 在Meta、谷歌、亞馬遜這些Hyperscaler廠商的眼里,他們已經明白ChatGPT這類生成式AI并非曇花一現,而是可以投入到現有產品中去并產生附加價值的爆款應用。不過在他們現如今的AI集群中,不少都是和傳統的x86 CPU集群獨立的,所以他們要想建立新的互聯交換網絡滿足需求,就必須要購置新的基礎設施硬件。 所以搭建高性能數據中心網絡就成了他們發力的重點之一,需求指標包括無損耗、低時延和高擴展性等。像亞馬遜、谷歌這樣已經開始自研高速網絡芯片的大廠還好,而沒有這方面技術積累的云服務廠商和企業就只能去購買第三方方案,諸如大帶寬交換機/路由器、DPU等。 雖然其中一部分營收來自無線消費終端,但這樣的成績還是可以看出在服務器終端市場,網絡芯片的需求劇增,致使訂單飛漲。博通表示,在2022年內,單是用于AI的以太網交換機產品營收就超過2億美元,而他們預計在2023年這個數值將達到8億美元,可見博通的Tomahawk以太網交換機芯片賣得有多好。 與此同時,博通用于計算卸載的產品,也因為生成式AI的爆火而大賣,例如Stingray系列SmartNIC。博通去年在該類業務上的營收已經超過20億美元,且今年的預計營收將超過30億美元。另外就是無損數據中心以太網架構,博通也像華為等廠商一樣,開始在新一代無損低時延的以太網架構上加大投入,且對數據與計算密集型的AI負載進行了優化設計。 相對其他服務器硬件產品來說,網絡芯片的市場韌性確實要更高一些,而且總能順應局勢迎來一波增長。加之如今的以太網交換機芯片、SmartNIC和DPU都處于飛速創新的階段,相信即便在AI計算量逐年倍增的情況下,數據中心網絡也不會出現類似其他硬件一樣的性能瓶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