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網科技 一份財務文件顯示,2022年,盡管ARM中國營收增長了30%以上,但凈利潤卻暴跌96%。去年是軟銀集團任命的管理層接手ARM中國的第一年。 根據外媒獲得的ARM中國2022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表,該公司去年的凈利潤從2021年的7920萬美元暴跌至320萬美元,營收則從前一年的6.65億美元增長至接近8.9億美元。這份報表得到了另一個獨立消息源的證實。根據該報表的腳注,ARM中國2022年外匯損失為3700萬美元,而前一年錄得900萬美元收益。 知情人士稱,ARM中國利潤的下降不會對ARM造成財務上的影響,該公司在計算利潤之前會先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和授權費。2021年,中國業務向ARM支付了大約5億美元。目前尚不清楚ARM去年在中國賺了多少錢。 “ARM中國的知識產權業務表現非常好,我們為未來的持續增長做好了準備。新的管理團隊迅速恢復了對我們中國生態系統的信心,我們很高興在將ARM技術擴展到中國市場的過程中,很好地解決了之前的管理問題!盇RM外部通信副總裁菲爾·休斯(Phil Hughes)在一份準備好的聲明中表示。 根據此前報道,ARM中國上周裁減了近100名員工,大部分是工程師。ARM中國是ARM在2018年在華建立的一家合資公司,它是ARM芯片技術在中國的獨家分銷商,并基于ARM的技術開發和銷售自己的芯片設計。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業務占ARM公司全球營收的20%-25%。 軟銀去年年初曾表示,計劃在今年3月底前讓ARM上市,但現在看起來已不大可能。ARM CEO上周在接受采訪時稱,該公司致力于在今年上市。 然而,ARM此前罷免ARM中國CEO吳雄昂的舉動引發了控制權之爭。知情人士透露,吳雄昂因擴大中國業務而贏得贊譽。但是,由于圍繞吳雄昂自己投資基金的利益沖突問題,他與一些大股東之間的關系惡化。這演變成了一場為期兩年的公開戰爭,軟銀試圖將吳雄昂趕下臺。 為了避免ARM的上市進程受到中國業務爭執的影響,軟銀去年3月將ARM中國合資企業中的股份轉移到了一個單獨的特殊目的公司。2022年4月底,軟銀和宣布,AMR中國已依法完成工商變更,吳雄昂不再擔任董事長、CEO和法人代表,并任命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副院長劉仁辰和軟銀愿景基金管理合伙人陳恂擔任新的聯席C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