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全球大部分地區都在使用根據ANSI C136標準設計的LED燈具,在LED還未普及前,ANSI C136.10道路和區域照明設備標準作為一個通用平臺,實現了基于交流線電壓和3極連接的光控器和插座的可互換性,是大部分地區的架構標準。
早期的LED同樣使用該架構,整個照明系統由經過ANSI C136.10認證的控制設備、光電二極管、LED驅動器、供電設備、ANSI C136.10接口、LED模塊組成。
早期時候的3級光控器一般是不可調光的,效率較低,該架構的局限性愈發明顯。隨著人們對效率的逐步重視,加之LED技術日益升級并廣泛鋪開應用,ANSI C136.41被指定來定義設備和插座以提高道路燈具的效率。該標準旨在與現有照明系統向后兼容,能夠維護3極線電壓連接,并增加信號輸出觸點。
此接口支持通過光電二極管或運動傳感器進行數字或模擬調光控制,該架構讓LED照明系統有了光控能力。該架構下的光控器既能提高照明系統的性能又能節能。
該架構比ANSI C136.10架構還多出了無線通信功能,通過各種無線協議,可以實現整個照明系統的互聯。可以說這種照明系統不僅需要設計人員具備普通的電氣技能,還需要熟悉數字電子、LED驅動,掌握各種無線和有線通信技術、電源設計技術和傳感器集成技術。
不過ANSI C136.41標準并沒有對元件接口和布線配置進行完全標準化,如何優化元件在該架構下還是頗有挑戰性。
AMEYA360報道:室外照明LED架構ANSI C136的轉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