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智能化,首先無法離開其內部SoC的重要作用,通過這種芯片可以讓過去需要人手動操作的設置可以交由內部的系統來控制。比如在過去使用電飯煲煮飯,模式比較固定,有時還需要自己計時。但加入微處理器后,可以有多種煮飯的模式,甚至還能進行煲湯、熬粥等功能。 此外,大多數智能家居也配備了許多傳感器,來進行對外界環境的感知。比如溫度、光照、時間、二氧化碳、油煙等,通過檢測外部的信息來制定當前的運行模式。當然,許多智能家居的所謂智能化,只是添加了網聯功能,能夠在手機或者遠程進行控制,但網聯化確實也是智能化的一種體現。但如今的許多智能產品開始向著屏幕化發展,不管是什么產品,似乎只要加上一塊屏幕,儼然便已經成為智能產品了。 從技術角度來看,屏幕的出現得益于如今愈發強大的SoC,從過去只能進行簡單控制,到如今擁有輸出圖像與可視化系統的能力,是支持當前產品附加屏幕的關鍵。 從產品角度來看,屏幕本身是作為一種交互工具,可以讓用戶直觀的感受到產品的反饋,同時通過UI設計能夠讓用戶更便捷的對產品進行控制。比如智能中控屏、智能空調、智能音箱、智能洗衣機等,都可以通過屏幕來提升使用體驗,實時了解產品當前的狀態。 但這并不意味著,只要附加了屏幕,便意味著產品有了“智能化”的屬性,比如一些智能冰箱、智能案板等,附加的大屏并沒有對用戶起到直觀作用,一些產品中的屏幕不過是將一塊安卓平板生生嵌入進這些設備當中而已,兩者并沒有形成有效的聚合反應。 特別是許多帶屏家電的宣傳重點在于實現了類似電視與手機的多媒體功能,也就是可以用這些設備來觀看短視頻或者流媒體等內容,由于大多都是基于安卓系統開發,因此加入聯網與視頻播放功能并不難,但難以理解的是將這些功能作為宣傳的重點。 AMEYA360行業報道:智能家居的未來就是加塊屏幕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