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創客為了支持全球計算機科學教育周“編程一小時”全球活動,于2022年12月9日正式發起「1小時科創啟蒙」活動,在以科技為發展源動力的當下,西瓜創客希望通過活動的發起,讓更多孩子能夠接觸計算機語言,激發興趣,拉近科創與廣大青少年的距離。 世界編程一小時(Hour of Code)是全球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少兒編程公益活動。自2013年起,編程一小時活動已在全球180多個國家舉辦,目前已經有1,539,669,959人參與。無論身處何處,無論是否有編程基礎,都可以參與到這項世界性編程普及活動中。值得一提的是,世界編程一小時成立的初衷,是為了紀念女性計算機科學家格蕾絲。 西瓜創客為了讓更多孩子在“1小時科創啟蒙”收獲知識,準備了諸多精彩內容:1小時編程啟蒙,分享編程學習公開課,0基礎也能用1小時能做出精美的編程作品;1小時思維啟蒙,分享編程與思維啟蒙學習資源,拓寬孩子們的眼界;1小時成長啟蒙,邀請科創競賽獲得者及家長分享孩子的科創啟蒙經驗。 未來智能化社會,科技素養是未來人才所必備的核心素養。編程是計算機語言,讓孩子了解如何使用計算機,去學習并解決問題,并且在以編程為工具的應用過程中,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計算思維、知識遷移能力、創意能力等核心能力。 西瓜創客舉辦“1小時科創啟蒙”活動,在為孩子提供專業的編程教育的同時,更重要的還是希望為所有孩子心中都種下一顆科創火苗,鍛煉孩子計算思維,提升科技素養。 計算思維讓孩子在分析理解事物、解決問題時,能夠借鑒計算機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設計等思維活動,包括問題分解、模式識別、抽象分析、算法搭建的過程。計算思維能力目前已經作為新課標中中小學生的一個需要培養的通用能力,而不僅僅局限在編程領域。多進行計算思維的訓練,孩子對學過的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會大大增強,思路更敏捷、理解力更強。 而科技素養更多是通過跨學科知識的融合與傳授,讓孩子具有知識遷移和知識運用能力,以編程為工具,創作作品,生活中處處都是靈感的來源。就像在小小杯賽事中,西瓜創客的選手們能夠結合歷史、地理,通過編程+多學科知識來進行創造,把自己的想法付諸于實踐,去探尋讓世界更美好的行動,這也是孩子們科創能力、科技素養的很好體現。 隨著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所有學科的從業人員,甚至包括藝術、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都在結合計算機和數據相關知識開展更深入的研究。未來人才的能力需求落到教育領域,就是“培養擁有科技素養的青少年”。 從2017年建立之初,西瓜創客的目標就是:培養熱愛并能夠靈活應用編程的科技小創客。經過6年的沉淀與更新,為無數孩子點燃了創造的火苗。以主修課為基礎,規劃從圖形化入門到Python進階的學習之路。同時結合豐富的專題拓展課,以編程+多學科形式,全面提升孩子的科技素養,在西瓜創客,不僅學編程! 西瓜創客將以編程為工具,以精彩豐富的內容,啟發孩子的科創熱情,繼續引導更多的中國青少年走上科技創新之路,提升科技素養,為更多孩子的“科創夢”、“發明夢”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