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新聞晚報 日前,年僅25歲的百度技術研發人員林海韜因心臟衰竭而亡引熱議。近年來,陸續有多名IT業界高管、員工發生猝死,網友在表示遺憾惋惜的同時,感慨IT業是否已成為猝死高發的重災區。醫學專家表示,壓力大、工作過度繁忙的IT一族心源性猝死發生病例近年來有人數增加、年齡下移趨勢。生前微博多次表示勞累 林海韜今年6月成為百度公司的員工,負責技術研發工作。據《新快報》報道,11月初,林海韜向公司請假,前往上海準備參加獨立游戲開發者大會。 11月12日20時42分,他發出一條微博,“迷路多走了幾公里,累死了終于回到旅店。 ”沒想到,這條最后的微博成了他的遺言,林海韜的死因初步診斷為突發性心臟病衰竭猝死。 到今天早上為止,微博上已有3775條評論,網友們紛紛送上蠟燭,寄托哀思。其“遺言”微博被轉發2200多次。由于林海韜在微博里多次表示自己勞累困頓,如“今天各種困”、“天天吃干脆面”、“今晚太困了”、“快48小時沒睡了”、“看看今晚能不能把這游戲搞完”等。很多網友認為林海韜是又一個IT業“過勞死”的受害者。 IT業“過勞死”平均37.9歲 “我恨死他的工作了,真希望換個工作! ”家住浦東金橋某小區的于小姐這樣昨天告訴記者。于小姐的先生Kevin在八佰伴附近某公司IT部門工作,正常工作時間每周60多小時,忙的時候要超過70小時。 “別人是朝九晚五,我們是朝九晚十。一整天,除了吃飯、喝水、上廁所,其他時間都坐著。遇上趕項目的時候,常常要干到凌晨一兩點。”Kevin說。但這已經比之前他呆過的一個公司輕松多了,現在至少還有周日,做完一個項目后,還有一兩周不那么“超忙”的時候。即使如此,Kevin還是常常感到體力透支。每個周日,如果沒人拖他起床,他可以睡一整天,他形容那種感覺是“全身沉沉地,一動也不想動”。 Kevin還曾因為連續加班、飲食不規律而導致急性腸胃炎,這種情況在他的同事中也時有發生。“長期疲勞導致抵抗力下降,不是很容易感冒,就是感冒老不好,還有視力也下降了。 ”Kevin說。 某網絡公司微博業務正處于上升勢頭,由于業內競爭處于白熱化,為了做業績,公司老總帶頭加班,員工也充滿干勁,常常深夜2點多還在網上,第二天清晨6點不到又掛在網上發評論。該公司女員工讓人猜不透年齡,看身形臉盤像20多歲,表情仿佛30多歲,皮膚接近40歲。 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助理研究員劉漪曾對92個過勞死案例進行分析,發現近年來“過勞死”發病率直線上升、男性人群居多。 IT行業“過勞死”年齡最低,平均只有37.9歲。 IT行業人士分析,頻繁更新是整個IT業的主旋律,這就造成節奏快、壓力大的行業環境。 五大疾病易襲IT從業者 長期加班、熬夜、久坐不動、面對電腦、心情緊張等各種不良因素導致IT從業者成為猝死、慢性疲勞、頸腰椎病、眼部疾病、心理問題等五大疾病的重災區。 上海第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徐亞偉說,猝死大多由于冠心病,如心肌缺血、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主動脈瓣狹窄、惡性心律失常等,也是導致猝死的原因。其中,惡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顫由于難以預測,院外發生后的死亡率高達99%,幾乎是一旦發生就無法挽救。 心源性猝死在家族史、高血脂、長期處于慢性疲勞狀態、精神長期緊張、冠心病、心肌缺血、動脈血管硬化等發病基礎上,如加上誘因,就容易導致猝死高發。徐主任說,誘因包括過度疲勞、過分激動興奮或生氣、天氣突然降溫等,吸煙、喝酒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不少工作壓力大的人喜歡通過抽煙等方式緩解壓力,其實會造成更大的危險。 前不久,29歲的IT技術員Jack(化名,徐主任提供病例)在晚上應酬時喝了一斤白酒,餐后突發心肌梗死被同事送往十院,由于餐館離醫院近,送醫及時,Jack被搶救過來。醫生發現他平時工作壓力大,久坐不動,缺乏鍛煉,經常抽煙喝酒,曾發生過心絞痛。這樣的病例近年來有明顯增多趨勢。 除猝死以外,IT從業者容易被另四類疾病侵襲。久坐不動,長時間盯著電腦導致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高發,干眼、眼底病變等也是常見病;而慢性疲勞更是這個行業的普遍現象,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曉天表示,長期慢性疲勞,導致抵抗力和免疫力受到影響,如果本身體質不太好,更加容易生發出各種疾病。張主任說,心理也是IT從業者需要關注的問題,身心一體,工作壓力大了,就會出現抑郁情緒,有些人則表現為焦慮、躁狂。壓力總要有發泄的方式,關鍵是及早發現苗頭,有利于預防心理疾病。 【專家建議】 規律休息飲食堅持鍛煉 從事高壓力行業,如何保持自身健康?張曉天主任表示,第一,每年要保證至少一次全面體檢。第二,強制自己休息。每天面對電腦兩小時后,必須休息10-15分鐘,起身走走、活動頸部、腰部,做做眼保健操或望向遠方。曙光醫院、龍華醫院等中醫院都有專門針對辦公室一族的米字操、十二字養生功。第三、規律飲食,多攝入蔬菜、水果,多吃枸杞,多喝菊花茶、決明子茶。第四,找到一兩種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堅持鍛煉。徐亞偉主任說,改善不健康的狀況,關鍵是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專業稱為“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簡單說就是九個字,“管住嘴、邁開腿、好心態”。 “過度疲勞”11項先兆 “將軍肚”早現;頻頻去洗手間;脫發、斑禿、早禿;性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肩部與頸部強直性發麻、肝功能異常,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心電圖不正常;做事經常后悔,易怒、煩躁、悲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睡覺時間越來越短,醒來也感到不解乏,很容易因為疲勞和苦悶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經常頭疼、胸悶、耳鳴、目眩,檢查也沒有結果;腸胃障礙,體重短期變化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