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芯到模組再到電池包,鋰電池的一系列生產工藝相對比較復雜,并因為圓柱鋼殼電池、方形鋁殼電池、方形軟包電池等類型的不同,其中后段工藝也有差異,諸如電芯入殼,模組和Pack等。 基于傳感檢測和數字化通信技術,幾乎可以為動力電池的各類工藝設備與產線打造高效、可靠、低成本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大大提升了生產質量、工廠透明度和產能效率。憑借全球領先的傳感自動化創新能力,巴魯夫已經為眾多動力電池制造商和新能源整車制造商提供了一站式方案,其中就包括特斯拉超級工廠、大眾布倫瑞克廠ZFB VW120 & ZFB VW370電池裝配線、一汽大眾電池模組裝配線、奧迪布魯塞爾廠的電池模組裝配線、德國ACCU電池卡門茨廠電池模組裝配線、國軒高科電池裝配線、三星 SDI匈牙利廠BMW I3電池裝配線、中航鋰動力電池模組裝配線、寧德時代動力電池模組裝配線……。 電芯生產應用 為了保證電芯的生產質量,例如在電芯箔片的輥壓過程中,平穩的工藝順序需要連續的膜卷張緊和膜長度調節,通過巴魯夫的傾角傳感器BSI,可以實現精準的位置控制以及對旋轉運動的持續跟蹤和監測,具有高水平的重復性和精確度,可測量與水平軸或垂直軸之間最大360°的偏差,比電感式傳感器的精度更高。 為了減少輥壓的停機時間保證連續生產,需要及時換膜。通過光電距離檢測傳感器能夠連續監測膜片的直徑,而無論其顏色、材料和反射率如何,可配置測量范圍從20mm~20m。 在壓延過程中,為了確保電極和分離膜的均勻和直線展開,通過叉式傳感器尤其是激光叉式傳感器,以微米級的精度可靠地測量薄膜的邊緣位置,可用于精確控制生產設備上的驅動和導軌。 電池模組應用 電池模組生產過程涉及大量的零部件裝配過程。通過巴魯夫的自動識別跟蹤RFID系統BIS,可以追溯每一個生產步驟及材料使用情況,自動搜集記錄數據,幫助制造商及時掌握模組生產信息流。 對于旋轉設備,通過旋轉分度臺將數據傳輸到固定部件,其中滑環需承受強大的機械負荷,因此容易因為磨損導致停機。通過巴魯夫提供的電感式耦合器,可以在5mm的氣隙中快速可靠地傳輸功率和信號,確保設備的高可用性。 在對金屬物體進行非接觸式的位置檢測過程中,巴魯夫衰減系數為1的電感式傳感器可以與任何金屬提供相同的開關距離而不降低系數,提高了工藝質量,同時大大增加了系統設計和傳感器本身安裝的靈活性。 事實上,從壓力檢測到主子站控制模塊,從超聲波傳感器位置檢測到電源模塊,從光電傳感器位置檢測到電感傳感器位置檢測,以及超聲波傳感器滾軸位置檢測和顏色標簽的傳感器檢測,巴魯夫憑借全面的一站式傳感檢測解決方案,正在為越來越多的動力電池制造商提供高效、可靠、低成本的創新價值。 關于巴魯夫 巴魯夫于1921年成立于德國諾伊豪森,在全球設有38家分公司和代表處以及8家工廠,擁有3,600多名員工,確保了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的快速供應,以及高標準的本地支持及服務。作為傳感器及自動化的專家,這家由第四代家族經營的公司能提供全面的產品系列,包括創新型傳感器、工業識別及網絡技術以及用于集成式系統解決方案的軟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