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愛集微 作者:李映 “Arm去哪”的懸疑劇看來又要走向新的一季了,在英偉達收購敗走、高通再拋橄欖枝之后,卻是三星要成為這一季的贏家? 近日日本軟銀集團會長兼社長孫正義擬親自赴韓,力促三星電子和軟銀集團旗下Arm進行戰略性合作。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兄弟幫幫忙,我快撐不住了。 軟銀流年不利,多重因素疊加造成愿景基金大幅虧損,左支右絀之下已然難掩頹勢。雖然軟銀在英偉達收購“告吹”之后曾謀求Arm獨立上市,但IPO亦一波三折能難以立竿見影輸血,為了挽回“顏面”,將Arm“套現”或成其新的速效救心丸。 然而,英偉達的前車之鑒不會在三星上演嗎?三星的收購會通過反壟斷調查嗎?三星要將Arm收入囊中依然要穿越重重屏障。 01 Arm起伏 作為全球最大的芯片IP廠商,Arm的價值不言而喻。 其不僅在移動市場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并在蘋果、高通等一眾大佬的簇擁下,該架構還有向“失地”桌面、服務器芯片領域發起了新的沖鋒。據知名IP數據分析機構IPnest的2022《設計IP報告》顯示,Arm占據了半導體IP市場40.4%的份額。 盡管看起來Arm依舊風光,但不得不說Arm也有難言的心事:核心研發的投入、RISC-V帶來的挑戰等等。 自2016年軟銀以320億美元收購Arm之后,借Arm生“錢”的希望屢遭挫折。畢竟,Arm的江湖地位以及IP模式的獨特性,讓軟銀的Arm變現之路變得荊棘叢生,英偉達耗資不菲收購Arm失敗的案例近在眼前。 英偉達收購Arm將破壞其IP的開放性和中立性成為業界的一致“共識”,在美國、英國、歐盟等監管機構以及眾多芯片聯盟與企業的質疑和反對聲下,終歷經一年有余后徹底“告吹”。 尤其是在當下半導體業已成為國家戰略之爭,一個個牽涉國家安全、反壟斷的“攔路虎”都會時不時橫亙,半導體巨額收購投入之巨、戰線之長、不確定性之加劇,都會讓收購方不得不仔細掂量。 而在英偉達黯然退出之際,高通也曾吸取教訓,表態將可組團對其控股或收購,以避免遭受英偉達類似的運命,但軟銀卻將繡球拋向了三星? 02 三星出頭 三星最近可謂處于風暴眼中。 在經濟下行趨勢下,不僅大部分業務遭到沖擊,且外部面臨疫情、局部戰爭、地緣政治沖突、市場不確定性和競爭加劇等影響,特別是近期美國芯片法案簽署實施以及Chip4聯盟組建,讓三星電子陷入兩難境地。 誠然,8月韓國政府正式特赦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镕或為三星注入新動能,這意味著在暌違幾年之后重新加入董事會執掌三星電子,或將加速推進三星5月宣布的450萬億韓元投資計劃,并啟動大規模的半導體并購。 正如集微咨詢(JW Insights)研究總監趙翼所指,在李在镕特赦后,三星將加速推動半導體領域內部發展和外部合作,包括在先進制程方面和臺積電的競爭、新型顯示投資、在汽車半導體領域加強布局以及在美建廠等事宜。 而被按暫停鍵的收購也將大規模“重啟”。從去年底、今年初開始,三星電子將收購半導體廠商的消息不斷傳出,德州儀器、瑞薩、恩智浦、英飛凌、意法半導體等巨頭都成為潛在的標的,甚至三星和英特爾可能試圖共同接管Arm的消息也時不時冒出。 到底該如何選擇?SemiWiKi創始人Daniel Nenni在最近的集微訪談中建議,英特爾收購高塔具有戰略意義,并且還招攬到很多有多年代工經驗的關鍵人才,加之積累的優勢,代工市場已進入三足鼎立式的比賽階段,三星的代工業務必須做出重大改變,在收購層面進行追趕,否則將陷入不利地位。 至于標的,Daniel Nenni的看法也十分深刻,如果三星只收購一家大型半導體公司,那只會為其帶來一個客戶,而不可能升級代工業務。而且客戶可能需要很多的時間將所有的產品和服務轉換為代工業務,這是否能解決三星的問題還未可知,且很難有真正幫助。三星真正需要考慮的是引入帶動代工業務的模式,類似臺積電旗下創意電子這樣的設計服務公司,其價值鏈可讓數家芯片公司忠于臺積電的代工業務,三星應該采取這一做法以助力代工。或者直接購買IP公司,以增強代工業務。 對于一直在代工市場“坐二望一”的三星來說,如能借此將Arm的IP拼圖“補齊”,無疑將對其代工價值鏈產生巨大的“飛輪”效應。 如集微咨詢(JW Insights)業務總監陳躍楠分析,Arm的知識產權是鉗制三星在自主體系內完成一顆芯片從設計、流片到制造的關鍵,收購完成后可能三星的整個IDM模式會走得更加順暢,產品的獨特性和競爭力更強。 而且,收購Arm不僅可為三星的代工“如虎添翼”,陳躍楠還指出,收購Arm對三星的其他利好在于:對其Exynos芯片業務產生極大的助力,可能會打破目前高通、聯發科和蘋果三強爭霸的格局,而且,未來三星整體對市場的控制能力和壟斷能力會更強。 03 幾率何如 盡管三星看來是有將Arm并入囊中的少數幾家巨頭之一,但真要拿下軟銀這一“燙手山芋”,恐也不是那么簡單。 從與多位行業人士的交流中得知,業界認為收購的壁壘一是收購所需的巨額資金,Arm目前的估值大約為600億美元。二是相應的反壟斷審查。 有業內人士稱,此次軟銀提出的價格有點高,三星內部目前還沒有實質動作,而且加上與高通、英偉達的收購計劃一樣,三星收購Arm也會面臨跨國收購所面臨的復雜挑戰,包括反壟斷等,因此初步觀察成功的機會不大。 此外,文化層面也是一大阻力。一家國際分析機構人士吐槽說,從三星收購歷史上來看,被收購方較難融入到三星的體系之中,如2017年收購的哈曼,至今表現差強人意,主要是雙方的文化差異太大。 盡管障礙重重,但也有樂觀人士認為,Arm這個資產對于軟銀來說,是真的不好找買家……大買家有錢,但很容易因為地緣政治風險而得不到審批許可;小買家沒錢,軟銀也不可能低價出售。但三星買Arm,在現在這一時間段是有機會成功的,有足夠的現金流,并且手中有可與中美政府談條件的牌…… 不得不說,三星的“彈藥”充足。一方面,4月三星電子聘請了美國銀行半導體并購專家Marco Chisari,他自2018年起擔任美銀美林董事總經理兼全球半導體投資部負責人,操盤了如英飛凌收購賽普拉斯、AMS收購歐司朗等并購。另一方面,截至6月底,三星持有125萬億韓元約890億美元現金。 但饒是三星能抱得Arm歸,反噬作用也不可小覷。多位行業人士認為,這將會對RISC-V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有可能會加速替代Arm。 無論如何,Arm的運命看來只堪是浮沉隨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