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宣布我國將從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階段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另據消息人士透露,發改委正與財政部聯合研究制定鼓勵LED燈推廣的扶持政策。業內普遍預計,年底前將出臺針對LED通用照明行業的補貼政策。 “春江水暖鴨先知”,受政策支持預期影響,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在此前一周即一片升騰,LED概念股連連走高。 然而,就在此前不久,LED行業曾因“鈞多立事件”引發人們對行業整體走勢的擔憂,珠三角尤其成為焦點。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對珠三角LED產業進行走訪后發現:作為近兩年來巨量投資助推下急速擴張的新興產業,LED產業鏈中上游巨大產能的集中釋放該如何消化,將是行業短期面臨的生死攸關問題;而“淘汰白熾燈路線圖”是否能引領行業走進一片光明,關鍵要看LED通用照明市場何時能真正啟動;更長遠看,補足核心技術與專利的短板,仍然是LED行業長期必須要做的功課。 “鈞多立事件”之憂 10月8日,深圳鈞多立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國鈞攜其妻崔麗華及其在公司內任職的親屬全部失蹤。一時間,鈞多立董事長“跑路”事件,引起業界轟動。 鈞多立公司規模不小,在全國擁有4個生產基地。據鈞多立公司一位管理人員透露,事發前,生產運營相對順利,銷售和原料供應都比較正常,前三季度銷售額超過7000萬元。 鈞多立的問題出在其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上。2010年,公司與四川雙流縣簽訂投資建設LED封裝應用相關項目協議,投資額為4億元。此外,公司還準備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以LED光顯示、LED光照明的整機生產為主的湖北襄樊生產基地的建設,下半年將完成以LED背光模組的生產為主的江蘇昆山生產基地的建設。但是,整個行業環境卻在發生變化。據鈞多立公司管理人員透露,自去年以來,該公司產品毛利率從20%至30%降到15%左右。正是逆市擴張的冒險,令鈞多立公司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困境。據不完全統計,從去年至今,鈞多立已陸續投資近6億元項目。而這一年,公司銷售額不過1億元左右。在產品毛利率持續走低背景下,巨量投資致使公司走到了資不抵債的末路。 目前,深圳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促進會正協助鈞多立公司重組。重組方案是成立一個殼公司,將毛國鈞和其子名下股份轉移到殼公司,鈞多立原債權人按照債權比例共同持股。重組方案設定兩年內收支平衡,三年內盈利。 同城競爭者鴻利光電(300219)旗下全資子公司深圳萊帝亞照明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育川認為,鈞多立公司危機爆發的原因,主要在于對外投資超出自有資產數倍,投資時間集中,無法在短期內創造利潤。 這也被認為是LED行業目前普遍出現的情況,只是各企業程度不一。有市場傳言稱,“90%LED企業出現虧損”,“80-100家”深圳LED企業面臨倒閉。但廣東LED協會秘書長眭世榮在11月3日的一次行業座談會上表態稱,對450家會員企業監測顯示,只有鈞多立等兩家企業倒閉,且這兩企業年銷售額均不足億元,危機尚不足以牽涉全行業。但他也坦言,大環境不好,三季度LED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不容易”。 擴產仍在進行時 鈞多立等公司倒閉雖屬個案,但行業近幾年來的巨量投資,則是業內外有目共睹,并且這一投資趨勢至今未停。 業內人士觀察,這一輪LED熱潮始于2008年,當年盡管經歷金融危機,但全球LED企業卻景氣度不低。從2009年至2011年初,全球各地廠商仍積極加大在LED方面的投資。 國內LED方面的投資多數在2011年開始大量釋放產能,近兩年資本市場掀起一股“LED企業上市潮”,就是明證。2010年,東山精密(002384)、國星光電(002449)、乾照光電(300102)相繼上市;2011年,雷曼光電(300162)、鴻利光電(300219)、奧拓電子(002587)、洲明科技(300232)、瑞豐光電(300241)、聯建光電(300269)接踵而至。 據Wind統計,上述9家上市公司計劃募集資金合計28.23億元,實際募集資金共計60.2億元,多數用于擴建產能。僅深圳在2011年前三季度就密集上市5家主營業務為LED封裝及應用的企業,其中,1家中小板企業,4家創業板企業。 雷曼光電2011年初上市,實際募集資金6.05億元,是5家上市公司中募集資金最多的企業,超募資金達4.62億元。該公司計劃投資9672萬元用于高亮度LED封裝器件擴建項目,預計達產年生產封裝器件7.536億只;計劃投資4642萬元用于高端LED顯示屏及照明節能產品擴建項目,預計達產年生產LED顯示屏10200平方米、LED照明燈管36萬只;使用超募資金15153萬元增資惠州雷曼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用于生產研發基地建設和高端LED系列產品產業化項目,預計達產年生產封裝器件8.76億只、顯示屏2萬平方米、照明節能產品為46.8萬只。 深圳地區上市公司投資的LED產業項目,還僅僅是全國巨量投資之一斑。據統計,2011年上半年LED產業簽約規劃投資額為1184.9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6%,其中第二季度簽約規劃投資額為829.82億元,較第一季度的355.16億元環比增長133.65%。 中上游產能無處釋放 LEDinside近期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全球高亮度LED產值由2011年初預估的106億美元向下修正至90億美元(年成長率8%)。原因在于:導光技術的提升,使得LED于電視背光的使用顆數大幅度減少,背光市場不如預期;LED的平均售價快速下滑,導致LED產業供過于求。 從產業鏈上看,近兩年的巨量投資多集中在LED中上游的外延片、芯片和封裝環節,但LED下游的應用環節卻沒有與中上游同步放量!扒岸潞笸啤敝拢粩喾e聚的中上游產能開始讓行業壓力陡增,利潤開始下滑。 廣東照明企業雪萊特(002076)是較早看到這一問題的企業。公司熟知照明應用市場,從一開始,就將LED放在產業鏈的角度去審視。公司已有部分LED產品,但認為LED在技術與成本上仍達不到大規模應用的要求,因此沒有大規模進入。未來即使進入LED照明,也不會涉足中上游。公司認為,近年各地大規模投資的中上游LED項目隱患極大。 公司董事冼樹忠介紹,下游應用的產能兩三年內無法放開,中上游必然出現產能嚴重過剩!拔磥韮赡陼容^慘,會有大批的企業死掉!彼f,下游商業照明應用至少還需要三年才能培育起市場,中上游企業將首先面臨價格戰的惡性競爭局面。 佛山照明(000541)LED技術顧問董平年也認為,單從LED照明產品本身的性能看,通過近幾年的研發改進,已可以達到110-120流明/瓦,且性能穩定,比美國能源之星的標準還高,是推廣的好時機。但目前最現實的障礙是價格。由于成本高企,現在LED照明進入普通民用和商用市場還不現實。國家政策雖然有補助,但具體市場操作上,企業要先墊付成本,通常只能先收二三成的預付款,后面的款項三五年才能付清,而目前恰逢市場資金面偏緊。而且,市場混亂無序狀態下,產品使用方對產品壽命等仍心存疑慮,也阻礙了LED照明產品的推廣。這樣的形勢下,企業資金鏈緊張,項目發展必然受限。 技術專利瓶頸很嚴峻 除了供需關系,國內LED產業面臨的更核心問題是行業技術瓶頸。短期的大規模投資,可以讓產業呈現欣欣向榮之貌,但核心技術優勢卻不是單純靠資金就能短期建立起來的。這似乎是長遠來看更為嚴峻的問題。 董平年介紹,全球MOCVD設備,基本是美國的Veeco和德國的Aixtron。國內廠商雖然大規模引進MOCVD設備,但中下游廠商80%以上仍然用國外的外延片產品。因為國內上游企業技術仍未達到中高端產品應用的要求。同時,MOCVD技術本身也在不斷改進和提升。國內引進的設備只能生產2英寸的外延片,但現在推出的6英寸產品才能夠大幅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即使同樣是兩英寸的片子,良品率也不同。價格的競爭力體現在技術上,市場熱議“LED大幅降價”,實際上降價30%以上的多是90流明/瓦以下能效的芯片,好的芯片只降價5%-6%。 冼樹忠更為悲觀。他認為,LED應用市場在三年后放量時,近兩年來國內引進的MOCVD芯片技術都已經過時。他介紹,現在國內能做到的能效,多在50流明/瓦左右,但雪萊特現在已經采用90流明/瓦以上的芯片。他相信芯片技術在目前的研發進度下,更高流明的產品很快會在市場上推廣開來。3年之后,上游至少可以推出市場化的150流明/瓦的芯片。那時,目前LED上游廠家現有項目將全部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現在一些企業就是買臺MOCVD來,但基本上沒有任何核心技術!彼f,技術更新換代之后,現有的MOCVD機將無法通過改進去適應。從企業資金布局上看,初始耗費大量投資,也將耗盡后續的跟進能力。 2009年初入行的德豪潤達(002005)則相對樂觀。公司高度重視上游,但其策略是在一體化戰略下平穩過渡。封裝環節先通過外購芯片開展經營,隨著自產外延片和芯片的量產,逐步采用自產芯片。公司預計年底實現20臺套MOCVD機器量產,2012年公司將再投產上百臺套,有望成為亞洲最大的外延片和芯片生產商。公司目前仍在積極開辟國內外合作渠道,希望通過對產業鏈的把控力逐步消化核心技術。 即便樂觀看待,國內企業最后仍需面對的一關還有專利問題。據了解,目前全球LED產業從上游到中游的絕大多數專利集中于全球五大企業:歐司朗、科銳、豐田合成、日雅和飛利浦。“在初始階段,別人相當于放水養魚,養肥了再告你侵權。”董平年形容國內企業的境況。 但董平年認為并非別人有專利就不能去搞,關鍵要“走對路”。要在生產過程中積累自己的技術和專利。他介紹,LED中上游有很多細分技術,大陸如果研發出新的獨有技術,就有籌碼跟別人談。臺灣已經走過這個階段,最終通過自己的專利跟大企業互授權,沖出一條路。但大陸目前尚沒有用心在這方面尋求突破。 臺灣LED行業教父級人物———億光電子董事長葉寅夫,來佛山時與董平年有過交流。葉首先發問:大陸為什么沒有考慮專利問題?葉稱,這是可怕的現象,要把行業做起來,必須在生產過程中掌握核心技術,有了發明專利,才有話語權。 期待政策給下游“開閘” 國內LED行業雨后春筍般的發展,一個重要因素是政府在其中的引導和助推。不過,政府離市場和專業似乎尚有距離。廣東LED行業一位資深人士剛對廣東地區的LED行業進行過調研。他指出,目前必須對行業發展政策進行重新審視。 他稱,近兩年各地政府對LED產業已出現近乎互相爭搶的局面,為了引進LED項目落戶本地,有的地方引進一臺MOCVD,當地政府就給予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補貼。在對行業不了解的情況下,不切實際的政策扶持,很容易造成資源配置錯位。 “現在LED行業的活動多得很,每月幾個展,幾個論壇。產業看起來很繁榮,企業其實凍得發抖!彼f,“政策的扶持針對的只是項目,對LED產業本身并未起到實質的推動。有了外國的機器設備,并不等于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蹦承┖诵募夹g,仍在繼續被日、韓等國的企業甩開距離。 “下面市場有沒有打開?能不能打開?怎么打開?任何投資之前都應多打幾個問號!彼f道。 就在中國證券報記者就珠三角LED產業進行調研期間,11月4日,國家發改委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外公布“淘汰白熾燈路線圖”。LED行業扶持政策雛形初現。 與此同時,業內開始流傳政府后續將推出LED照明補貼政策。中國證券報記者就此向部分LED企業進行了求證。一位上市公司高管表示,發改委和財政部對行業財政補貼的大政策早已擬定,但一直沒有落實到具體環節。該高管估計,年底之前,最遲明年1月份,國家將出臺針對LED通用照明的財政補貼政策。他認為,目前的節點推出該政策恰逢其時,因為目前下游應用環節市場進度的遲緩,已經使整個產業鏈承壓。一旦下游應用“開閘”,中上游企業的壓力也將得到緩解。即便行業繼續整合,也是一種“軟著陸”。 財富證券分析師鄒建軍認為,全球部分發達國家都在對LED照明產品進行補貼推廣,國內完全有理由對行業進行補貼推廣。他同時分析,淘汰白熾燈,政府將會在替代光源上提出應對之策,LED在通用照明領域中的應用即將加速。 文章來源: 中國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