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0后是幸福的一代。 生在陽光里,長在紅旗下。教育水準普遍提高,學歷教育與發達國家相當。沒有父輩們吃不飽穿不暖的經歷,更談不上祖輩們由于戰亂而經受的顛沛流離。童年幸福,少年快樂,青年可以表達個性。 二、80后思想與父輩不同,總體是50后父輩的縮影。 了解80后,先看50后。 50后:出生在共和國醫治戰爭創傷的年代,饑餓伴隨童年成長,精神無比充實,耳聞目染大干社會主義的豪情,當家作主的驕傲。 少年時代教育資源極度匱乏,很多人得益于國家掃盲政策,多進過小學。但中學畢業應該不到20%。 青春年代到農村去,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下鄉了。 人到中年少數有理想堅持信念的工農兵上大學去了,也是現在各行業,各級政府的優秀代表,多數回城了。 不惑之年回城的很多人下崗了。正當壯年下崗,英雄無用武之地,上有老下有小,肩當重擔,苦不堪言。 最大的心理失調:改革開放一部分人先富了,巨大反差很多50后心理失衡。 50后的經歷見證共和國成長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歷史的一個階段,比起共和國的締造一代和新中國的初期建設者,50后沒有承受更多身體的痛苦,其實不應該有太多抱怨,可以對比20,30后半封建半殖民的時代。 50后把更多的希望寄托給80后,萬千寵愛給予一身,痛苦留給自己,抱怨不信任自然是大多50后的正常反應,畢竟很多人沒有太多教育,不能歷史的看問題。我們應該花更多的精力尊重關愛50后。 三、80后對比父輩生理年齡提前5年,心理年齡推遲10----15年。 戀愛思想解放是80后與50后巨大區別的典型特征。 50后25歲大多擔當養家糊口責任的階段,80后30歲還啃老不是個別現象。 很多80后對華為公司的成功比較羨慕,稍微了解一點的人都清楚,華為發展初期很多一線骨干都很年輕,華為傳奇人物鄭寶用,李一男都是25歲左右擔任總工程師,承擔巨大責任。如果想成功80后先對比一下差別。 四、80后只有再經歷1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建立責任意識。 閱歷增加,挫折使人成長,退去浮華,機會更加公平,社會不再鼓動一夜暴富,啃老族機會不再。生存壓力增加,自然成長起來。短期內指望80后承擔中國芯創新重任比較幼稚。更不要做夢跨越10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