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陳偉 博士 英特爾公司物聯網事業部副總裁、物聯網視頻事業部全球總經理、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我們的辦公環境迅速朝著數字化的方向發展。由此,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全球行業領導者開始聚焦于邊緣計算,來更好地處理和保護持續增長的全新海量數據,同時驅動更多的投資與創新,以解鎖未來全新機遇。 據麥肯錫調查顯示,疫情影響下,隨著辦公、教育和娛樂等行業為保障正常運轉將其業務調整為線上,全球對數字技術的依賴被提速了七年。 據Gartner預測,到2025年,75%的數據將產生于邊緣,包括數據中心之外的工廠、醫院、零售商店和城市等。我們將迎來整個世界對邊緣計算的需求激增。 所謂邊緣計算,就是將計算放在離數據源更近的邊緣進行,也就是數據中心之外的所有數據終端——從智能手機和PC一直到物聯網設備和傳感器。據IDC預測,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個直接影響就是將在未來幾年驅動80%的邊緣投資。據Gartner預測,到2025年,邊緣技術將支持2000萬臺物聯網設備以及由每人每秒產生的1.7MB數據量。 基于以上預測,我們可以看到邊緣數據價值將在全球范圍內迎來爆發,而對于中國來說也是如此。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中國超50%企業生成的數據將在邊緣數據中心處理,至少50%新建物聯網項目將在邊緣使用容器進行應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元級別,因此未來 3-5 年中國邊緣計算市場有望比肩大數據市場。 那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邊緣技術將如何助力企業實現可持續增長。 解鎖行業增長新動能 疫情這兩年帶給我們的深刻思考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有必要以更現代、更創新的方式徹底革新一些關鍵行業,并加速這一進程。眼下,邊緣計算已經將數字服務帶入了下一個前沿領域,并與人工智能和5G等關鍵技術協同發揮作用。僅在英特爾的生態系統中,就有超過35,000項邊緣部署產生了真正的商業價值,并幫助企業在分布式智能時代不斷成長、創新。 英特爾在此前推出的《智能邊緣展望報告》中,曾探討了行業領導者應如何充分利用邊緣計算固有的靈活性和低時延等優勢,以及邊緣計算將如何幫助企業釋放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的潛力。為實現這些目標,企業不僅要針對其服務進行定位和改進,還要創造新產品、提升客戶體驗并開創收入源。要想了解邊緣計算會如何影響自己所提供的服務,我們一起來看看英特爾過往的相關案例。 推動零售及交通數字化轉型升級 在零售行業,通過利用線上、線下商店終端生成的數據對顧客行為進行實時分析,邊緣技術可助力零售商店為顧客提供自定義的增強體驗以及超個性化服務。通過視覺傳感器和分析機制的獨特組合,再加上有效的人員管理機制,英特爾的客戶Wonderstore將櫥窗轉化率提高了17%,同時在實體店內外為顧客創造了豐富的全渠道體驗。而在國內,隨著中國零售市場的迅猛發展,中國消費者對于零售行業,尤其是線下門店提出了更高要求;诖,英特爾去年聯合了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及業內領先企業,包括石基零售、海信、中科英泰、易捷通、桑達、川田、信步、吉方、銳寶等,共同發起了“卓越POS產品認證倡議”,旨在打造POS行業的卓越標準,提供高品質的認證策略倡議,助力實體門店的數字化轉型進程,進而為智能零售場景下的全時全域經營模式提供智能邊緣的技術支持。 除了零售行業,交通領域也在持續進行智能化轉型。當前,5G 在中國已經商用,為終端設備的互聯互通奠定了高速率、低時延和廣泛連接的網絡基礎。作為 5G 垂直行業應用中最受矚目的應用場景之一,車聯網也將在此基礎上加速發展。為了加速車聯網的商業部署,英特爾與多家國內合作伙伴聯合推出了面向車聯網和智能交通管理的路側MEC(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多接入邊緣計算)、感知融合、智能交通信號控制和自由流ETC等多種產品解決方案。該系列方案全部都能部署在環境條件惡劣的路側,部分方案也適用于對 AI 算力要求較強的云邊緣端。它們能夠通過多種方式接入通信網絡,支持多種車聯網和智能交通管理業務,顯著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與效率。 驅動智慧城市及工業創新發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智慧城市成為了科技抗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城市是信息化發展的高級階段,因此打造智慧城市離不開智慧社區的建設。尤其隨著疫情的暴發,社區成為了城市精細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這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在社區的智能化、精細化管理方面,我們大有可為,也必須有所作為。因此,去年我們發布了英特爾智慧社區解決方案參考架構,旨在通過全方位的技術賦能、解決方案創新與行業協同,共同推進中國智慧社區的建設與發展,共創美好、和諧的智慧社區環境。這是我們借助英特爾豐富的全棧技術與強大的生態推動力,攜手本土生態伙伴實現的又一次重大創新。通過為終端客戶提供行業整體解決方案,并助力加速智慧社區的建設,英特爾“智能邊緣X智慧社區”的故事已經蓄勢待發并正全面展開。 此外,邊緣技術正在推動智能制造的發展。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機器人可用來執行重復的、有潛在危險的任務,其速度和準確度都遠遠高于人類。機器視覺還被用于驗證功能和檢查缺陷,從而盡可能提升產品交付質量。這些智能邊緣技術幫助英特爾的客戶奧迪將焊接檢測速度提高了100倍,而延遲只有18毫秒。同時,奧迪兩個主要組裝工廠之一的位于德國內卡蘇姆的工廠人工成本也降低了30-50%。這些創新能夠大幅降低員工在日常工作中的潛在風險。在國內,英特爾還與寧德時代開展了一系列深層次技術合作。其中,基于英特爾產品和技術,寧德時代構建了一套橫跨“云-邊-端”、融合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技術的 AI 電池缺陷檢測方案,在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領域打通了一條創新之路,加速了中國制造業數智化的轉型和融合。 通往創新之路的“秘籍”:協作 邊緣可以改變我們溝通、出行、工作和購物的方式,最終將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無論處于哪個行業,企業機構都將能夠借助邊緣技術更好地進行行業預測和績效跟蹤,以更深入地了解客戶并構建創新產品和服務。 隨著邊緣技術開始革新生活和商業的方方面面,中國企業必須加強協作,并充分利用生態系統,來抓住這些機遇進行創新。面向新時代的廣闊市場機遇,英特爾始終秉承“水利萬物而不爭”的生態之道,憑借其在智能邊緣領域的遠見卓識與多維實力,以產品領導力、創新方案推動力、生態構建力為依托,全面賦能合作伙伴、打造產業生態、加速智能邊緣的應用創新和全行業的智能升級,共同解鎖智能邊緣的廣闊機遇,引領中國數智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