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2012年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來,我國堅持純電驅動戰略取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世界汽車產業發展轉型的重要力量之一。與此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也面臨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強、質量保障體系有待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后、產業生態尚不健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等問題。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制定本規劃。 綠色技術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綠色核心關鍵技術裝備突破不多,先進適用技術尚未得到廣泛應用,產業鏈總體上處于中低端,綠色制造高端裝備、關鍵零部件、基礎材料、核心工藝等對外依賴程度較高。 從國內看,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工業綠色發展是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然途徑!耙粠б宦贰苯ㄔO、經濟帶、一體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國家重大戰略為工業領域更大力度、更深層次系統破解資源環境約束,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提供契機。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經濟發展不能再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 國創(淄博)中心打造中國“輕”谷 上述因素給國創(淄博)中心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包括車用鋼材、新能源動 力電池箱體、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等相關汽車輕量化技術的發展提供難得機遇。 國創(淄博)中心圍繞新能源汽車先進車用材料方向,通過“1中心 + 2高地 + 3平臺”建設,凝聚與整合全球各類創新資源,打造中國“輕”谷,構建世界級先進車用材料技術創新策源地及創新生態圈。 汽車輕量化設計方向 1、結構輕量化 隨著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的發展,汽車工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將CAD、CAE等先進的結構優化和設計方法應用于汽車輕量化設計,可以降低成本、縮短設計周期,又可通過對汽車車身、車上零部件模擬仿真計算,使得各零部件的結構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同時,更輕、更薄、更緊湊。 淄博(國創)中心的成立,解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成為國家戰略,但是新材料難“上車”的行業痛點,化解材料企業和整車企業之間的“創新資源屏障”,為終端車企提供完整且精準的材料解構。 2、材料輕量化 汽車輕量化不僅要求對汽車產品現有結構進行改進,對汽車材料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2026年-2030年重點發展鎂合金、工程塑料、碳纖維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及其循環利用。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研發高強度、輕質材料是汽車輕量化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方向。 國創(淄博)中心切合山東省重點產業政策和轉型需求,推動新材料產業品類實現智能化、輕量化、高端化,建設新能源裝備和應用強省、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高地。 3、先進制造工藝 伴隨著輕量化材料的研發,相應的制造工藝也需要進一步升級。如何突破復雜零部件成型技術、異種零件之間連接技術,以及形成先進的產品測試評價體系等技術難點成為迫在眉睫的重中之重。 國創(淄博)中心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等產業為重點,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策源地,帶動傳統產業升級,拉動創新需求。 4、汽車輕量化技術的應用前景 輕量化技術的發展始終聯系材料的應用而開展,各國為此利用了很多方法:美國PNGV計劃決定選擇包括高強度鋼鋁合金、鎂合金以及復合塑料材料進一步完成汽車輕量化設計,同時重點突出了擴大輕質材料的重要意義;國際鋼鐵協會考慮了很多因素,吸收了很過國家的著名鋼鐵企業與汽車行業參加,經歷數年的時間,完成了減輕目標轎車白車自身重量20%;在ULSAB-AVC計劃實施中,擴展輕量化目標到超輕剛懸架系統、發動機支架等構件,有效改善白車燃油效率,容易回收材料,有效降低成本并且實現大批量生產。 在安全、節能和環保等法規的影響下,以及在性能與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下,預期汽車輕量化材料技術在未來的發展方向為: (1)碳纖維、鈦合金以及金屬基符合材料有可能被作為新型輕量化材料。 (2)在輕量化材料技術的影響下,設計思路將會出現重要的突破。 (3)制造零部件技術依然是未來研究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