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寫點關于WIFI6模塊的觀點,面對這大面積長時間的缺貨行情,始終覺得思緒比較紊亂,不知道如何寫起?疫情來疫情去來回拉鋸也有近兩年了,所以對于后疫情時代的缺貨常態化,已經麻痹適應了,又恰逢年終歲末,還是精下心來巧點自己觀點分享,希望對業界朋友對于WIFI6有一個初步認識,同時對于應用選型,會有一個準確的認識! WIFI的更新迭代發展歷史,就不在贅述,主要從WIFI6的選型應用來探討!其中主要也就是源頭AP路由器類(提供WIFI6無線熱點信號)和終端網卡類(使用WIFI6無線熱點信號)! 一、作為WIFI6源頭AP路由器,主要還是品牌為主,目前使用模塊化集成的比較少。主要品牌型號有:普聯AX5400/AX6000、網件RBK753、華為WS7200/WS7206、榮耀AX3000、小米AX3200M/AX6X、華三NX54、中興ZXNH E3630、華碩TUF Gaming AX5400、銳捷RG-EW3200GX、騰達AX12、磊科N6 Pro、水星X54G、領勢MX8400、愛快Q1800等,華為和中興都是用自己的芯片方案!作為AP類的產品,多數是采用芯片進行開發設計,有帶系統,主要區分就是存儲配置、有線LAN的數量、WAN/LAN的速率以及WIFI6部分的信道豐富選擇和配置! 二、作為WIFI6終端網卡,是所屬產品的一個功能,或者說WIFI功能,需要基于硬件平臺的連接接口、封裝、模塊本身方案。主要接口有USB(一般是要USB3.0才能滿足速率要求)、PCIe、SDIO;封裝還是多數會考慮基于WIFI5系列模塊做硬件兼容,方便產品升級;主流芯片品牌依舊是Qualcomm、Broadcom/Cypress、Microchip、Marvell、On、Realtek、MTK、國內品牌(華為、中興、移遠、上海博通、樂鑫、郎力半導體、南方硅谷、愛科微),下面以具體的芯片方案來探討,已經有模塊化的有如下主流規格: 1:從通信接口來看 1)USB接口:RTL8852AU-CG、MT7921AUN、AIC8800D等 2)SDIO接口:RTL8852BS、AIC8800M等 3)PCIe接口:QCA6391、QCA206X、RTL8852AE-VR-CG(UART @BT);AX200(USB @BT) 等 2:從封裝尺寸來看, 1)M.2 2230是一個針對PCIe接口標準插件封裝 2)22*20/LGA96是一個針對PCIe接口標準貼片封裝 3)15*13/LGA50是一個針對SDIO/PCIe接口標準貼片封裝 4)13*12/LGA14是一個針對USB接口標準貼片封裝 5)27*18/LGA32是一個針對USB接口標準貼片封裝 封裝尺寸多數是會基于現有模塊做封裝兼容,方便用戶設計,應用端直接調試軟件就可以升級到WIFI6的范圍!每一款模塊有對應的硬件規格書和相關平臺下對應Kernel版本驅動!在對應的硬件平臺中做編譯加載,成功后就升級成了WIFI6的應用! 對于WIFI6的應用,前期應該是有高帶寬需求領域,特別是5G相關行業;對于一些僅僅需要觸網的智能領域,只需要有WIFI功能,未必需要用那么高的帶寬來浪費,而且目前的案子功耗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同時需要前端的WIFI6路由器進入千家萬戶了,讓人民體會到WIFI6帶來的高帶寬順暢感受,或許才會全面開花! 所以對于WIFI6的爆發,大家還是多一點耐心等待!以上觀點由納拓科技于2021年12月初分享!請勿隨意復制粘貼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