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界面新聞 GPU(圖形處理器)領域投資“高燒不退”。 11月25日,國內GPU芯片初創企業摩爾線程宣布完成A輪20億融資,本輪融資由上海國盛資本、五源資本、渤海中盛基金聯合領投,建銀國際、前海母基金、招商證券和湖北高質量發展產業基金等九家機構聯合參投。天眼查APP顯示,騰訊也是本輪投資參與方。 這是摩爾線程于2020年10月成立后的第三輪融資,總計獲得數十億元,此輪所籌資金將重點用于首顆GPU芯片的批量生產與制造、GPU SOC相關聯的IP研發,以及國產GPU生態系統的拓展等。摩爾線程上一輪Pre A+輪融資是在2月,一年不到即有三輪融資。在完成本輪融資的同時,摩爾線程還公布首顆國產全功能GPU芯片如期研制成功,已開始適配國產主流CPU和操作系統。 據摩爾線程介紹,其擁有設計現代全功能GPU體系結構的軟硬件設計團隊,芯片內置自主研發的3D圖形計算核芯、AI訓練與推理計算核芯、高性能并行計算核芯、超高清視頻編解碼計算等核芯。創始團隊方面,公司核心成員主要來自英偉達、AMD、ARM等,CEO是原英偉達中國區總經理張建中,CTO張鈺勃曾在英偉達工作,在圖形學和GPU并行計算上有較深理解。 摩爾線程稱目前已與數百個生態伙伴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進國產GPU應用軟件的聯合開發、性能優化和應用創新,計劃將GPU技術賦能到數字孿生、工業仿真、數字文創、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慧醫療、自動駕駛、機器人、數字人、生物計算等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 從2020年開始,GPU便成為國內芯片領域最吸金賽道之一,新興的創業GPU公司有壁仞科技、沐曦、摩爾線程、天數智芯、登臨科技等。 成立于2019年9月、總部位于上海的壁仞從超過40家投資機構融到47億元,估值超過100億元,高瓴創投、華登國際、中國平安、招商局資本、BAI資本、國盛集團國改基金等均位列投資人名單。8月25日,GPU廠商沐曦宣布,完成10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聯合領投,老股東經緯中國、和利資本、紅杉中國、光速中國、國創中鼎、智慧互聯產業基金、上海科創基金、聯想創投、招商金臺、復星銳正、東方富海、創徒投資跟投。登臨科技11月4日宣布獲得高通創投及數家行業頂級企業聯合戰略投資,但未公布融資金額。 GPU是加速器,對整個人工智能行業有基礎承載作用。AI的核心是算法、算力和數據,三者缺一不可,當行業對AI的需求越來越大,現有的算力很難滿足,制造GPU,能夠更好的服務用戶。目前,英偉達是AI時代受益最大的半導體廠商。它主營的GPU即圖形處理器,起初為游戲與視頻渲染設計,后成為AI計算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被稱為GPGPU(通用圖形處理器):GPGPU去掉圖形渲染部分,為處理人工智能、專業計算等加速應用而生。 在GPU技術路線上,各家均有選擇,摩爾線程、壁仞科技想兼顧GPU的加速計算和圖形功能,沐曦、登臨則先從GPGPU入手,專注于加速計算,打入國產化需求最強烈的數據中心市場。 決定各家輸贏的仍是產品,一旦各家開始首款產品的量產和落地,差距就會顯現,一些產品較差的企業會掉隊,初創GPU企業需要與時間賽跑。研發進度上,各公司多預計在今、明兩年可實現GPU流片,面向客戶提供測試。同時,GPU初創的產品也需要大型客戶驗證,如騰訊、字節跳動、阿里等具有大型數據中心的公司若參投GPU企業,將對產品驗證和測試有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