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全電子化存儲器是1947年誕生的,其原理是用陰極射線管在屏幕表面上留下記錄數據的“點”。從那時起,計算機內存開始使用磁存儲技術并經歷了數代演變,相關系統包括磁鼓存儲器、磁芯存儲器、磁帶驅動器和磁泡存儲器。從1970年代開始,主流的集成半導體存儲器則主要分為三類: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 (DRAM)、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 (SRAM) 和閃存。 計算機內存主要是DRAM和SRAM。SRAM則具有最快的片上緩存。已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SRAM不需要周期性刷新就能鎖存“0”和“1”信號,影響其發展的主要因素則是單元面積和讀取速度。 MCU通常是基于SRAM和閃存的混合使用,MCU一般情況下配置有1~2MB雙塊Flash存儲器和256KB SRAM,在某些應用設計中會出現內置RAM不足的情況,需要對STM32單片機進行外擴RAM的處理,可以選擇更換更高RAM容量的單片機,除了價格貴還需要涉及其他被動器件的更改,STM32系列可以通過FMSC接口外擴并口SRAM,比如采用國產SRAM芯片EMI7064. 我司英尚微介紹以下SRAM芯片作為外擴的考慮 1.串口SRAM芯片:這種封裝是SOP-8的串口SRAM芯片,一般推薦用EMI7064這一款,容量可以達到64Mbit,占用占用單片機的I/O腳位比較少,較多的應用在各類產品中,性價比比較高的一款SRAM芯片產品。 2.并口SRAM芯片:一般并口SRAM芯片占用單片機的I/O腳位比較多,可能在應用設計中需要讀取速度較快的可以考慮用這種,數據讀取速度可以達到8NS,因為是屬于六個晶體管的設計,在價格上比較貴,適合用于以下大型工控類產品,服務器,金融醫療等產品。 3. 偽靜態SRAM芯片(也稱PSRAM):這款封裝一般是BGA的,容量同樣可以達到64Mbit,速度一般在70ns左右,價格相對比并口SRAM芯片要便宜。 總體來看,一般看應用設計對外擴SRAM芯片的數據讀取速度要求多少,容量以及性價比來選擇SRAM芯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