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網易科技報道 10月8日消息,美國芯片制造商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表示,由于英國退歐,該公司不再考慮在英國建芯片廠。 蓋爾辛格表示:“在英國脫離歐盟之前,我們會考慮在這個國家建廠。但英國退歐后,我們正在關注歐盟其他國家,并希望得到歐盟的支持。” 英特爾希望在全球芯片供應短缺危機重創汽車和其他商品供應的情況下提高產能。英特爾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之一,該公司表示,這場危機表明,美國和歐洲在芯片制造需求方面過于依賴亞洲。 英特爾將在未來10年投資高達950億美元,用于在歐洲開設和升級半導體工廠,并提高其在美國的產量。蓋爾辛格此前表示,該公司“絕對會在英國尋找可供考慮的廠址”,但他表示,英國退歐改變了這一點。 他說:“我不知道我們是否會在英國找到更好的地方, 但我們現在收到了大約70份關于歐洲各地選址的建議書,這些建議書可能來自10個不同的國家。我們希望能在今年年底前就選址達成協議,并獲得歐盟的支持。” 微芯片是從汽車到洗衣機等數百萬種產品的關鍵部件,但由于需求激增和供應鏈問題,今年微芯片始終供不應求。這導致了汽車和電腦等流行商品的短缺,并推高了價格。蓋爾辛格預計,明年情況將“逐步”改善,但在2023年之前不太可能企穩。 英特爾擴張之際,半導體市場的整體規模有望在未來7年翻一番以上,達到8000億美元左右。 英特爾還希望從美國和歐洲獲得補貼,這些國家的政界人士認為,對亞洲芯片的過度依賴可能會威脅到國家安全。如今,美國的半導體產量只占全球的12%左右,而三星和臺積電占全球供應量的70%。蓋爾辛格認為:“任何人都不應過于依賴他人,這顯然是全球平衡供應鏈的動機之一。” 英特爾將繼續外包部分芯片制造業務,但最終希望大部分產品在內部生產。不過,參與芯片制造并不容易。芯片制造在亞洲仍然便宜得多,英特爾的競爭對手也在繼續擴張。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臺積電承諾將在未來3年斥資1000億美元擴大產能,三星也將投資2050億美元。 蓋爾辛格表示,他相信英特爾仍能重新獲得領先優勢。他說:“這是我們在美國創造的一個行業,英特爾是把硅引入硅谷的公司。我們知道,這個行業有許多非常棒的公司,它們資本充足,不斷加大投資和創新,但我們必須重新獲得無可置疑的領導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