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大陸發展,看中的是人才 日前,穩坐“全球半導體業封裝測試”頭把交椅的臺灣日月光集團舉行上?偛康谝黄陂_工典禮,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攜夫人連方瑀欣然出席。難得的是,去年“日月光中心廣場”在上海舉行落成典禮時,連戰也蒞臨現場,這次是他二度為該集團“站臺”。首次面對大陸媒體的日月光集團董事長張虔生似乎沒有太多顧慮,在專訪中直率地指出:大陸半導體業犯了初級錯誤,大陸同行中值得收購的企業極少,這個行業可淘汰的企業超過80%。 多貴都要來上海 僑報:很多臺商考慮到成本問題,越來越青睞上海周邊的城市。日月光將大投資放在上海的決定要素是什么? 張虔生:市場的整合將是此行業最大的機會,而整合最大的困難就是人才的取得和訓練。人才的獲取是日月光進軍大陸的主要原因,人才是日月光能否快速發展和擴大市占率的最大挑戰。臺灣營運成本低于大陸,但臺灣未來人才的量很難再大幅增長,未來日月光全球員工將增加到20萬人,只有大陸能提供此環境。 日月光赴大陸發展就是為了人才而來,這也是為何日月光選擇投資上海而不選擇成本便宜的地方。因為上海就像美國硅谷,是高科技人才向往的地方,加以上海市政府也給予興建人才公寓、生活區域等協助,可以留住 人才,研發才能擴大。而且半導體產業鏈已經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形成,在上海投資建廠將幫助日月光完成對行業的整合。 僑報:臺灣地區的基地與上?偛康年P系是怎樣的?設立上?偛,臺灣地區的發展是會收縮還是繼續? 張虔生:設立上?偛浚砻魑覀兾磥淼某砷L中心將聚焦大陸,而設立研發中心,則是我們要培育半導體產業鏈后端——封測的人才,支持集團在大陸的產能擴張。到大陸投資設立新廠,并不意味著要關閉臺灣地區的基地。臺灣的生產項目仍在持續擴大,高雄廠、中壢廠的產能將會擴大3倍,未來臺灣地區的員工也將達到5萬至6萬人。 僑報:日月光堅持發展半導體的后端——封裝和測試,沒有涉及更廣為人知的前端——芯片和設計等,是什么考慮? 張虔生:半導體行業當中,封裝測試處于產業鏈的后端,很多固有的觀念認為晶圓(也叫硅晶,是一種半導體材料)才是半導體核心,以為半導體就是INTEL。事實上封測是半導體制造業的基礎環節,尖端的晶圓技術要建立在嚴格的封裝測試基礎上。大陸目前的半導體行業實際上剛剛起步,對半導體的認識犯了初級錯誤;A都沒做好就想做尖端,所以造成一些公司發展得不如意。 20家企業足夠了 僑報:半導體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張虔生:缺乏人才是整個半導體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缺乏這個要素,結果會是“高投資、低效益”。封裝測試對專業人才要求很高,這個行業總共需要60萬人,你要整合1/3,就要有20萬人,加上半導體人才需長時間培訓,大陸每年約有600萬名大學生,臺灣僅20萬名,缺口很明顯。目前,日月光每年將至少2000名大陸員工派到臺灣培訓,現在第一批即將回流。 僑報:進軍大陸市場后,有沒有并購大陸企業的想法? 張虔生:除非客戶有要求,日月光與飛利浦、NEC的整合案都是應客戶要求。并購聽起來容易,但做得不好,出來的效果卻會是1+1<2。過去多年,大陸半導體業兩大基本要素都不具備,人才、設備都沒有,就算土地價格給我便宜點,也根本不是重點,F階段我們并不打算在內地展開并購,因為大陸可被收購的成熟企業非常少。它們的營收與技術實力都不強,而且收購重視人才,對方實力本來就沒我強,人才水平也與我們有差距,買下個企業,還得重頭做,那還不如自己直接研發生產。為什么很多大陸的相關企業大多在做“代工”?就是因為缺乏人才,更沒有掌握關鍵性的技術。 僑報:你是這個行業的龍頭,但更多的中小同行企業可以怎么發展? 張虔生:全球封測市場有150多家企業,絕大部分都是小企業,日月光營收雖超過60億美元,但市占率也不過7%,市場急需整合,這個行業只要20家企業就足夠了。 地產與工業項目無關 僑報:日月光強調了對員工的培養,作為上市公司,對員工持股的安排是怎樣的? 張虔生:日月光集團在臺灣地區和美國上市,但由于中國大 新聞背景 去年7月在上海建成的日月光中心廣場,是張虔生在商業地產方面的重要布局之一。作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服務公司,目前日月光在上海工業的投資約人民幣130億人民幣、員工約11000人,都集中在張江。此外,日月光在金橋還將投資約240元億來打造一個半導體封裝測試的園區,屆時日月光在上海的工業投資額將會超過400億元,每年能創造550億元以上的營收。 陸的一些員工無法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為了解決他們的持股問題,日月光旗下的環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在A股市場上市,目前正在證監會進行審核,有可能會是全員持股,盡量使勞資對立程度降低。 僑報:你幾年前曾經說過:“把老虎關在這邊(臺灣地區),搞了半天都變成病貓了……事實上,應該放最厲害的老虎出去!爆F在來到大陸,“最厲害的老虎”最深的體會是什么? 張虔生:如果只在臺灣,發展空間有限。如果我不來大陸設廠,也會有其他人來。我是中國人,不如我來更好。以前,有人會覺得把技術教會大陸的企業了,那可不得了,F在,兩岸關系良好,大陸工程師可以派到臺灣受訓,臺灣工程師可以在那帶領這些學徒,對大陸工程師而言可以深造又加薪。一些人不應該把大陸市場視為威脅,應該把它視為機會,可以通過合作達到互惠雙贏。 僑報:對于上海市民來講,“日月光”留給他們最深的印象是商業地產,而不是半導體,這兩者是否存在聯系? 張虔生:說實話,地產才是我們老本行,半導體是后來發展起來的。大陸的地產生意,都是家族生意,與日月光半導體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