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在一些網站上發現了一些比較好的博文,比方說:電路設計漫談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博文,筆者收集的電路設計漫談共有10篇,筆者會陸續定期推出每一篇,暫定為每周至少有一篇,有興趣而且覺得對自己有意義的就可以堅持看筆者的博文。現在開始進入我們的漫談吧: 做了若干年的電子系統設計。所涉領域有數字通信,數據交換機,模擬電路,芯片設計等等。有些感慨逐漸寫出來灌灌水,博大家一笑。宗旨是自由瞎侃,沾不沾邊的都撤一撤,別把技術看的太嚴肅了。別人以唱歌,做生意,種田, 管錢,做帳。。。。為職業賺錢,我們以電路設計養家糊口混飯吃。 傳統的武功都分若干層,好像大多是7-9層吧,呵呵。這電路設計的功力也一樣,印象中有比較牛的電子元件技術網上弄了一個元件江湖工程師社區,將上面的電子工程師分為5個等級。俺這也不免俗,根據自己的經驗也把它分成了5層。 第 1層:初步入門。做什么都難。大多時間是借鑒前人或能找到的設計。仿制的過程中來理解電路的架構類型。能拿到一個可直接用的電路很興奮。小編在這個層次的時候,就經常去我愛方案網、電子發燒友等這些網站上淘實際例子、解決方案用以充電借鑒。另就是做些筆記什么的。經常參加各種會議講座。設計出來的板子一堆飛線。總是疑惑為啥電路圖或者邏輯設計一樣,怎么出來的性能總比不上原設計。 第2層:做了幾年后開始有了感覺。了解了電路設計需要遵循的一些實際原則。開始能獨立完成一個系統,即使是新的算法或者協議也能實現。設計一個電路有點隨心所欲。覺得這電路設計也就那么會事,什么東西只要有時間都能做出來。但細節的考慮不周(細節這個詞可能有誤導,其實并不像字面那樣簡單)。做出的東西長期穩定性和可靠性不見得理想。 第3層:覺得做什么都要慎重。再簡單的東西設計好了,成為批量生產的可靠產品都不容易。即使做個分頻器也要分析半天。不管大小project都先仔細做architecture spec,都想事前先做仿真。注重步驟和過程的嚴謹。以一種敬畏的態度對待大大小小的設計項目。 知道了R和D的不同。明白做個項目主要80%的部分用20%的時間就可完成。而余下的20%要花80%的時間。當別人說這個項目簡單花不了多少時間時,也不愿意與其爭論。 第4層 常回過頭來看看以前的教科書。比如電磁學上電容的原理。有了些以前不管上學還是應用時沒有過的領悟。 注重可重復性設計,測試結果跟仿真的比較。積累仿真與實現一致性的經驗。能準確抓住一個項目的框架結構,主要的和需要仔細分析對待的部分。并能分清哪些可以不用花太多時間和精力。 開始琢磨一些新的協議或者想獨創點什么。 第5層:只是一個工具和過程,用它來賺錢養家。跟去養豬種菜一樣,是謀生或者用來創業的一個手段。 看完這文章,如果你也是一位電路設計的同學童鞋 ,那你應該有些同感。其實無論從事哪行哪業,都那么一回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