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芯智訊 9月8日消息,在英特爾與中科院微電子所圍繞后者持有的“FinFET專利”有效性的第六次交鋒中,中科院微電子所再度成功獲勝。 早在2018年,中科院微電子所就指控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的酷睿(Core)系列處理器侵犯了其名為“半導體器件結構及其制作方法、及半導體鰭制作方法”(專利號為201110240931.5)的FinFET專利,要求英特爾賠償至少2億元,同時請求法院對“酷睿”產(chǎn)品實施禁售。 涉案的FinFET(鰭式場效應晶體管)專利是一項與FinFET工藝相關的發(fā)明專利,要知道,英特爾使用FinFET技術制造芯片最早可追溯到2011年,且目前英特爾在售的大部分芯片都采用了FinFET技術,如果英特爾侵權,那么對于英特爾來說將會面臨非常嚴重的危機。 因此,英特爾很快在中美兩地多次對中科院微電子所持有的專利號為201110240931.5的FinFET專利及美國同族專利9070719提出了無效宣告請求,但均已失敗告終。 2020年1月,英特爾再次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提出了無效宣告請求,請求宣告該專利權利要求8、10、14無效,經(jīng)過審查,國知局當年8月宣告專利權部分無效,201110240931.5號發(fā)明專利的權利要求8、10、14無效,在權利要求1-7、9、11-13的基礎上繼續(xù)維持該專利有效。 近期,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宣告,維持中科院微電子所持有的201110240931.5號發(fā)明專利權的權利要求1-7有效。這也是英特爾與中科院微電子所圍繞“FinFET專利”有效性的第六次交鋒中再度獲勝。 資料顯示,微電子所在FinFET領域專利實力非常雄厚。國外專利咨詢公司LexInnova在2015年進行的FinFET領域專利調查研究顯示,中科院微電子所專利申請數(shù)量在該領域排名第11位,專利申請質量被評估為全球第一。 公開信息顯示,微電子所專利數(shù)量和質量都非常可觀。截至目前,微電子所圍繞集成電路、高可靠器件與電路、物聯(lián)網(wǎng)等領域已經(jīng)提交中國專利申請5000余件,國外專利申請500余件,轉讓專利158件,達成專利許可1505件。同時,微電子所也不缺乏與國際性大企業(yè)進行“專利戰(zhàn)”的經(jīng)驗。2017年5月,中科院就曾在深圳和廣州對美國LED制造商CREE及其國內子公司發(fā)起專利侵權訴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