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 SSD跨入TB時代!KINGMAX媒體會及高層專訪
9月15日,國際知名存儲大廠KINGMAX攜業(yè)界首個1TB容量SSD固態(tài)硬盤高調亮相北京!肮虘B(tài)存儲跨入TB新紀元KINGMAX產品發(fā)表暨媒體見面會”也在萬眾期待中拉開。包括KINGMAX集團CEO(執(zhí)行長)劉福洲先生和資深副總張誠謙先生一行多位高層駕臨京城,為我們展示了1TB SSD固態(tài)硬盤和旗下諸多熱力產品,同時我們有幸采訪了這兩位權威人士,專訪也在熱烈的氛圍中進行。
KINGMAX是全球第一家具備自有封裝及測試設備的制造廠商,擁有厚實的研發(fā)能力不斷地創(chuàng)造獨特之尖端專利技術。自1989年創(chuàng)立于臺灣以來,致力于全球最佳記憶體解決方案的提供,為全球知名的記憶體模組與記憶卡制造商。集團創(chuàng)辦人劉福洲董事長帶領集團全體同仁,透過前瞻性的產品發(fā)展策略,領先市場的技術能力,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專業(yè)務實的經營管理,將勝創(chuàng)高品質的技術產品行銷推展至全球,進而發(fā)展為國際化形象品牌,便是集團所秉持的理念與努力的目標。
七月底,KINGMAX正式宣布量產SSD系列產品,欲憑借超高性能和過硬技術引領硬盤的全新時代,此舉勢必會對SSD市場帶來顛覆性的改變。眾所周知,雖然受到研發(fā)成本、產品更新周期等因素的影響,目前機械式的數據存儲方式仍然在得到廣泛應用,固態(tài)硬盤產品尚無法撼動傳統(tǒng)機械硬盤的市場主流地位,全面取代還需一段時日的積累。但是,固態(tài)硬盤作為具有重要意義、終將統(tǒng)領未來市場的“潛力股”,是考驗當前各存儲廠商真正實力的試金石,只有那些能夠準確把握時代脈搏、懷有先進科技研發(fā)技術、坐擁龐大生產規(guī)模的存儲廠商方能完美駕馭,KINGMAX無疑是就是其中代表。 量先價行!KINGMAX誓做大容量SSD普及先鋒
與會現場,鑒于目前SSD極旺的人氣和良好的前景,記者們的提問基本都是圍繞KINGMAX的這個產品線。其間,KINGMAX集團CEO(執(zhí)行長)劉福洲先生介紹了KINGMAX在SSD固態(tài)硬盤方面的市場策略。同時,資深副總張誠謙也解答了記者們提出的諸多問題,下面我們就來一一了解下。
編輯提問:剛才的介紹中,劉總說到KINGMAX對自己SSD產品施行“量先價行”的策略,與HDD現階段的情形類似,即當SSD開始突破容量限制,成本得到控制,價格也自然會走低。但我們看到,目前同類廠商已經開始大幅調低旗下SSD的售價,KINGMAX對這種情況是怎么看待的,是否做好了應對措施。第二個問題是關于SSD與HDD混合存儲,這樣的組合是否會對大容量SSD造成沖擊。 劉福洲:按照我上面所說,隨著容量的提升,SSD固態(tài)硬盤將會有效降低成本,產品價格自然會跟著降低。KINGMAX不會在意其他廠商的行為,我們之所以率先推出1TB SSD固態(tài)硬盤,就是要為該類產品的普及做推動作用。屆時,1TB SSD固態(tài)硬盤的售價將接近512GB的產品,比起同容量至少便宜30%,真正做到我們的承諾,即容量越大價格越低。另外,這位朋友的第二個問題提的很好,對于混合存儲的方案,我們這樣來看,混合存儲對SSD的影響肯定是存在的。對于用戶來說,他有嘗新的想法,但是一旦體驗到了SSD的極速魅力后,你再讓他回歸混合存儲,尤其是回到HDD的環(huán)境下,他肯定會不適應,當然這是在SSD達到我們剛才說的“量先價行”的條件下。一旦時機成熟,現在嘗試主推混合存儲的傳統(tǒng)硬盤廠商此舉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樣對于SSD的普及也更有推動作用。
依仗過硬的技術和嚴謹的工藝,KINGMAX將推動SSD的普及 編輯提問:現在的消費級SSD市場大部分都是64GB SSD+512GB HDD的平臺組合,為什么不是128GB SSD+xTB HDD的組合,肯定還是價格上的原因。剛才您說到咱們的計劃已經是達到了TB級的SSD,TB級的產品什么時候能到一個讓消費者接受的價格,投放市場會在何時。 劉福洲:我想說的是,在今年之前,SSD固態(tài)硬盤產品多由美商的主控提供必要的支持,市場的價格競爭遠不如今年這樣激烈。而在臺商涉足此領域后,多了競爭勢必會帶來產品價格的降低,而我們則響應“量先價行”的策略,大容量產品選用的是臺商主控,價格上會做到蠻親民的,1TB將會接近512GB的報價。在這里我要重申的是,我們提到“量先價行”的策略,但是在品質上我們是不會忽視的,畢竟SSD的價格不是U盤所能及的,這么貴的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很不情愿的,我們會秉承一貫的嚴質把控,即便價格下來也不會有任何降低。
編輯提問:剛才我們從您介紹的KINGMAX SSD產品中看到兩個系列,分別是KM21和KM31。這兩個系列各有什么區(qū)別,所采用的主控情況請透露一下。 張誠謙:是這樣的,我們的兩款系列SSD主要以采用SATAⅢ和SATAII接口來區(qū)分,定位效能和消費級市場。其中SATAⅢ的產品多以美系主控為主,在速度上更有優(yōu)勢。而SATAII的產品則以臺系主控為基礎,在容價比上有所突破,這個系列目前最大容量產品就是1TB。因主控針對的技術層面不同,SATAⅢ的產品最大容量為512GB。
資深副總張誠謙 編輯提問:您剛才說到KINGMAX未來會在網絡營銷這部分加大力度,那么咱們的SSD固態(tài)硬盤這塊會否在國內幾家大型網購網站有所動作? 張誠謙:其實我們的存儲卡和U盤都已經在這幾家大型網站上都有銷售,當然我們是希望全線產品都有與之合作,畢竟現在這一塊的用戶群體不容忽視,份額也是越來越大。以韓國來講,70%的產品都在網絡上銷售,IT實體店幾乎很少,當然也有例外,像大宗產品和高端產品,還是會在形象店作展示來銷售。這塊市場在購買機制,更新機制也是十分完備,我們肯定會在這部分領域加大力度。
KINGMAX集團CEO(執(zhí)行長)劉福洲 編輯提問:您剛才提到“云端”的應用會推動SSD的發(fā)展與普及,但是這樣的情況發(fā)生會不會對其他移動存儲產品帶來沖擊,起到一個替代的作用? 張誠謙:實話實說,肯定是會的,其實我也有很長時間沒有用到CD和DVD。理智的講,云端存儲在將來一定會有不小的發(fā)展,但這是漸進式的,一些尚未發(fā)達的國家,對云端應用還很有限,基礎建設也是尚未跟上。即便是他想要云端服務,在目前也是不太現實,我認為一定時間內不會影響到這些存儲產品的生存。而且有些個人的隱私也不會上傳到云端,還是需要類似的設備存儲。 編輯提問:我們都知道USB 3.0勢必會取代USB 2.0,但是就目前的應用來看,后者仍占據很大比例,請您預測下明年是否會成為USB 3.0發(fā)力,成為主流的關鍵之年。您能透露下KINGMAX在這方面的規(guī)劃么? 劉福洲:我想明年USB 3.0的成本會因競爭而下降很多,現在看,到了明年下半年,KINGMAX的大容量產品會有很大的調整幅度。當然,這需要看Intel和AMD的規(guī)劃,以及平臺的配合度,我預計明年第三季度會看到USB 3.0很大的成長。請大家放心,即便是這個領域不大,我們也要投入大力去研發(fā)。 |
第1頁:SSD突破1TB容量!KINGMAX北京首發(fā)新品 泡泡網內存頻道9月16日 今天可以說是SSD固態(tài)硬盤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存儲領域的領先級企業(yè)、臺灣廠商KINGMAX今天在北京發(fā)布了首個1TB容量的SSD固態(tài)硬盤。同時,KINGMAX集團CEO(執(zhí)行長)劉福洲先生和資深副總張誠謙先生從臺灣趕來北京共同宣布了這一消息并接受了媒體記者的專訪。![]() ![]() KINGMAX 2011年全新產品展示 ![]() KINGMAX集團CEO(執(zhí)行長)劉福洲先生(右二)介紹KINGMAX SSD固態(tài)硬盤 首先,KINGMAX集團CEO(執(zhí)行長)劉福洲先生介紹了KINGMAX在SSD固態(tài)硬盤方面的市場策略。他指出,固態(tài)硬盤至今已經發(fā)展了20多年,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這款產品從原來的遙不可及到現在的大勢推廣并將于明年開始普及可謂是步履維艱,不過SSD固態(tài)硬盤即將主導存儲領域,而KINGMAX首先推出1TB容量的SSD固態(tài)硬盤則是意義非常。劉先生借股票市場的“量先價行”向我們介紹了SSD固態(tài)硬盤的光輝前景。他認為,跟傳統(tǒng)的機械硬盤相比,SSD固態(tài)硬盤的唯一缺點在于售價普遍較高,這也是難以普及的最大障礙,不過在KINGMAX推出1TB大容量SSD固態(tài)硬盤后,這一障礙即將被掃除。 ![]() KINGMAX宣布推出1TB容量SSD固態(tài)硬盤 SSD固態(tài)硬盤突破1TB可以說已經給2.5吋的HDD傳統(tǒng)機械硬盤敲響警鐘SSD固態(tài)硬盤在容量方面已經開始超越2.5吋的HDD傳統(tǒng)機械硬盤。隨著容量的不斷攀升,SSD固態(tài)硬盤的成本也在迅速下降,這勢必將導致價格的降低。劉先生向我們透露了KINGMAX的SSD固態(tài)硬盤規(guī)劃,繼今年推出1TB容量的SSD固態(tài)硬盤之后,KINGMAX將在明年的第一季度推出2TB容量的固態(tài)硬盤,而到下一年也就是2013年將推出3TB SSD固態(tài)硬盤,隨著容量以每年1TB的容量提升,SSD固態(tài)硬盤的單位售價也將隨著下降50%左右,而整體售價將會大降1/3。 第2頁:存儲的新摩爾定律!12個月進步一代 劉先生還向我們介紹了在存儲領域存在的“新摩爾定律”,我們都知道在半導體領域存在一個“摩爾定律”,Intel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每18個月集成電路的晶體管數量就會增加一倍,而在存儲領域則存在一個“新摩爾定律”,即每12個月存儲芯片就會進步一代。 ![]() SSD固態(tài)硬盤容量將每年增加50%-100% 我們都知道,影響硬盤速度的主要因素除了轉速就是存儲密度即單碟容量了,傳統(tǒng)機械硬盤的單碟容量進展一直很緩慢,從320GB、540GB、630GB到750GB、1TB,每進展一步都經歷了相當長時間,而在SSD固態(tài)硬盤身上,由于存在“新摩爾定律”,其容量的進步可謂神速平均每年容量增加50%-100%。劉先生最后還展望了下SSD固態(tài)硬盤的未來,他指出,盡管SSD固態(tài)硬盤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但是之所以未能迅速普及是因為除了成本、售價較高外之前也缺乏相關的應用需求,而現在就不同了,隨著網絡的普及、Smartphone的流行和Intel的Ultrabook的推廣,人們對設備的流暢性和時間變得非常敏感(比如等待各種Loading),SSD固態(tài)硬盤將會有大量的需求,從購買消費者的統(tǒng)計來看,網絡游戲玩家占據了多數,加上Intel主推的Ultrabook的標配就是SSD固態(tài)硬盤,這塊市場可以說是一塊大蛋糕,而KINGMAX受此推出1TB容量的SSD固態(tài)硬盤則已經走在了其他廠商前面。 第3頁:未來屬于SSD!KINGMAX談硬盤未來 隨后,KINGMAX資深副總張誠謙向我們分享了KINGMAX的諸多數據。他認為,SSD固態(tài)硬盤是一片藍海,憑借自身的優(yōu)點,SSD固態(tài)硬盤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而KINGMAX已經針對消費級應用、工業(yè)應用和企業(yè)應用做好了準備。 ![]() KINGMAX資深副總張誠謙談硬盤的未來 SSD固態(tài)硬盤相比機械硬盤有著獨有的優(yōu)勢,只不用尋道這一點就將機械硬盤比下去,超高速的傳輸、抗震、低功耗和零噪音就讓SSD固態(tài)硬盤在消費級市場有著更大的誘惑力。而在工業(yè)領域,張先生拿收銀機舉了例子,目前的收銀機都是搭載的機械硬盤,而SSD固態(tài)硬盤則可以帶來更好體驗,在企業(yè)應用,SSD固態(tài)硬盤則有更大的市場,我們目前的很多網絡行為都與云端計算緊密相連,而云計算就需要有服務器做支撐,同類的還有伺服器和數據中心,Google的一個數據中心已經有一個足球場那么大,里面都是采用一塊塊的機械硬盤做存儲,而如果換成SSD固態(tài)硬盤的話,則可以有效減小所占面積。 張先生指出,目前智能手機已經可以達到3-4億臺的年銷量,這類移動計算設備也給SSD固態(tài)硬盤帶來更廣闊的空間,移動智能計算和網絡應用帶來了人們的更高要求移動設備要能快速開機,并且能夠非常省電以便達到全天續(xù)航,此外它還要有快速聯網的能力,Ultrabook的推出就是為了滿足這些需求,而缺了SSD固態(tài)硬盤則很難達到要求。 ![]() 最后,張先生還分享了1TB SSD固態(tài)硬盤研制的艱辛,不過KINGMAX掌握了完整的核心技術,將所有生產流程垂直整合,從上游的晶圓切割、封裝、測試、到產品研發(fā)、設計等所有流程都包含在內,因此,KINGMAX在業(yè)界率先推出1TB容量的SSD固態(tài)硬盤也在情理之中。 第4頁:SSD競爭激烈!KINGMAX的成功之"道" 隨后,KINGMAX的兩位高層接受了媒體記者各種問題的“狂轟濫炸”。 記者: 劉先生提出“量先價行”的觀點,認為隨著SSD容量的提升,其售價會逐漸降下來,但是SSD鎂光等廠商已經開始大幅調低旗下SSD的售價,KINGMAX如何應對這種挑戰(zhàn)呢?此外,小容量SSD和大容量機械硬盤組建的混合硬盤系統(tǒng)目前也很受歡迎,KINGMAX如何看待這種方案? ![]() 劉福洲: 按照“量先價行”說法,SSD固態(tài)硬盤將隨著容量的提升有效降低成本,產品價格也將隨著大幅降低,KINGMAX率先推出1TB SSD固態(tài)硬盤就將給SSD固態(tài)硬盤的降價起到推動作用。 對于混合硬盤方案,KINGMAX認為其他廠商在這方面的嘗試恰好能對SSD固態(tài)硬盤的普及起到正向的推動作用,人們采用該方案發(fā)覺SSD固態(tài)硬盤能帶來明顯的提速后,就會對SSD固態(tài)硬盤更加感興趣。 記者: 您剛才說KINGMAX的1TB SSD固態(tài)硬盤將會帶來成本的降低和SSD的降價,那么能否方便透露KINGMAX 1TB SSD固態(tài)硬盤的售價呢? 劉福洲: 可以,KINGMAX首先推出的1TB SSD固態(tài)硬盤的售價將跟現在的主流512GB SSD差不多。 記者: 那么具體的價格能否透露呢? 劉福洲: 估計在180-200美元左右。 ![]() 記者: 有個問題想請教下張先生,現在比較流行的存儲解決方案是64GB的SSD加上TB級的機械硬盤,但是這只是用戶的折中方案,因此SSD只給系統(tǒng)用,人們需要的是128GB甚至更大容量的SSD硬盤,KINGMAX如何滿足用戶的這種需求呢? 張誠謙: SSD固態(tài)硬盤需要配合很好的主控才能發(fā)揮出性能,之前的這塊市場由Marvell和Sandforce這樣的美系廠商占據,市場的競爭并不算激烈,不過現在臺系廠商即將發(fā)力這塊市場,隨著競爭的加劇,大容量SSD固態(tài)硬盤的價格就能降下來,而KINGMAX推出的1TB SSD就是采用的臺系廠商的主控,因此也能做到512GB容量的價位。 記者: 隨著網購的流行,KINGMAX有沒考慮在網上銷售SSD固態(tài)硬盤?剛才您提及云計算,那么大家都將數據保存在云端的話,會不會對移動存儲造成沖擊? 張誠謙: 第一個問題,實際上我今天上午就去了京東,目前我們在國內有不少網絡渠道,而網購也將是KINGMAX SSD固態(tài)硬盤的一個銷售渠道。對于第二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云計算的確會對移動存儲造成沖擊,但是你個人的一些私密內容,比如一些個人的珍藏版照片是不會放到云端,個人數據的安全也很重要,因此移動存儲還是有自己的市場的。 第5頁:3.0時代到來!萬事俱備欠東風 記者: 剛才看到KINGMAX展示的產品中有采用SATAⅢ接口的KM-31和SATAⅡ接口的KM-21,其中KINGMAX這次發(fā)布的1TB SSD固態(tài)硬盤就是屬于KM-21,而SATAⅢ接口的KM-31最大容量僅為512GB,那么請問在SATAⅢ接口將成為主流的當前,容量高達1TB的SSD為何采用SATAⅡ接口?另外,KINGMAX發(fā)布SATAⅡ接口的SSD是基于怎樣的考慮呢? 張誠謙: KINGMAX本次發(fā)布的1TB SSD固態(tài)硬盤采用SATAⅡ接口是因為采用的臺系廠商的主控,因為都是本土廠商,所以溝通比較順利,而KM-31的SATAⅢ系列產品則是采用的美系廠商的主控,他們現在的主控還不能滿足1TB容量SSD的要求,我們也在敦促他們盡快推出相應主控。 第二個問題是基于工業(yè)應用的考慮,在個人消費領域,技術和產品的更新換代都很迅速,但是在工業(yè)領域產品的換代周期較長,一般在3-5年,所以未來在工業(yè)領域SATAⅡ還將是主流。 ![]() ![]() 記者: 蘋果公司的Macbook Air開始采用Intel的雷電接口,請問張先生,KINGMAX有沒考慮過讓自己的SSD采用這種新接口? 張誠謙: 目前Intel只給蘋果公司開放了Thunderbolt,其他非蘋果廠商都沒有拿到授權,它們可能簽了保護協議,所以這得等Intel開放給其他廠商才能采用,而一旦開放,我們能利用自己的垂直整合優(yōu)勢快速推出產品。 ![]() 記者: 未來USB 3.0將成為主流,不過現在還是有很多2.0接口的設備,您能透露下KINGMAX在這方面的規(guī)劃么?或者說USB3.0產品所占比例是多少? 張誠謙: USB 3.0的普及需要芯片組廠商的支持,這一點需要看Intel和AMD的規(guī)劃了,不過樂觀估計的話,明年第三季度就能見到大量的USB 3.0產品。 ![]() 記者: KINGMAX推出了64GB的micro SD,請問張先生,如何看待大容量的SD卡市場? 張誠謙: 在我們開始推出這款產品時,也做了一些調研,首先是技術方面需要取得突破,micro SD卡的體積很小,如果工藝沒有保證的話就很難將大容量芯片成功做到這么小,其次就是到底有沒有市場,不過現在已經有一些監(jiān)控市場的客戶找我們說明這種需求了,他們需要推出更小體積的監(jiān)控設備,只有大容量小體積的SD卡才能滿足這種需求,而SSD和HDD卻不能滿足這種需求。 張依文: 由于時間關系,請大家再問最后一個問題。 ![]() 記者: 請問張總,KINGMAX在高頻率DDR3內存市場如何規(guī)劃呢? 張誠謙: 其實KINGMAX早在98年的時候就率先推出過超頻內存,后來就沉靜下來,為什么呢?因此那時候DDR內存的頻率提升非常快,新產品不斷推出,超頻內存就沒多少必要了,現在KINGMAX借助自己的奈米技術,推出了奈米冰神超頻內存,在主流DDR3內存頻率還在2000的時候,我們推出了2400的DDR3內存,而且我們的奈米冰神內存表面采用散熱效率很高的類鉆體,不用搭載金屬散熱片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散熱效果,這樣還降低了內存的重量,并且也不需要內存散熱風扇,也沒有高頻內存的噪音問題。 張依文: 今天的新產品展示和媒體見面會就到這里了,感謝各媒體的支持,也希望KINGMAX能給我們盡快帶來更新的分享,謝謝大家 |
Intel推出了最新Lyndonville SSD 710系列固態(tài)硬盤后,近日又在IDF 2011上展出了首款PCI-E接口固態(tài)硬盤,定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發(fā)布。不過它僅被Intel放置在一塊開發(fā)板上,沒有進行任何實際性能測試,也沒有透露更多規(guī)格消息。![]() 首款PCI-E接口固態(tài)硬盤為Ramsdale SSD 720系列,采用PCI-E 2.0 x4系統(tǒng)接口,2.2GB/s持續(xù)讀取、1.8GB/s持續(xù)寫入、180000 IOPS隨機讀取、56000 IOPS隨機寫入。有關消息還稱,該系列固態(tài)硬盤將使用SSD-RAID方案,34nm MLC閃存,容量200/400GB,另有512MB緩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