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委員會第六次會議9月5日在東京開幕,來自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歐盟等約200名代表與會。雖然閉門會議不對外開放,不過6日下午,日本政府邀請與會代表了解日本首顆準天頂衛星“導”號的功能時,記者也有幸參與其中,并體驗了拖拉機機器人的強大威力。 來到東京海洋大學百年紀念資料館前,一輛拖拉機正圍著資料館前的一大片草坪“突突突”地行駛著,乍一看并無出奇之處,可是仔細觀察拖拉機的駕駛室,就不禁令人驚嘆。駕駛室內空無一人,而拖拉機卻不緊不慢地平穩行駛著。 據參與開發拖拉機機器人的北海道大學研究生院農學研究院副教授石井一暢介紹,拖拉機機器人從2000年開始研制,如今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計劃進一步提高其安全性后投入使用,爭取在5年內實現這一目標。 石井一暢說,這輛拖拉機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進行導航,在“導”號準天頂衛星輔助下,精確度能達到3厘米左右,拖拉機頂部的3個盤子狀的天線就是接受衛星定位信號的。 根據石井一暢的介紹,只要在家里設定好農田的地點和農田的長寬,拖拉機就會自己開到農田進行耕作,而且能夠自行設定最節省時間的耕作線路。在日本社會日益老齡化的情況下,這種自動行駛的拖拉機機器人前途廣大。 這么精巧的拖拉機,操作卻異常簡單,只有幾個錄入的按鈕。拖拉機可以掛上播種機、噴霧機、旋耕機等,勝任農田的各種工作。只不過由于體積過大,加上有場地限制,這些機械都沒有從北海道運過來。 石井一暢說,本來利用全球定位系統已經基本滿足需要,不過在有建筑物和大樹等遮擋的時候信號會變差,而“導”號準天頂衛星,總在正上方,所以起到很大的補充和增強信號的作用。 無人駕駛拖拉機引起了與會代表的濃厚興趣,他們紛紛上前拍照,拖拉機卻突然停了下來。難道出了問題?原來是由于有代表站到拖拉機前拍照,拖拉機自動停駛。觀察拖拉機前部,發現有一個類似小攝像機的方形設備,這就是激光傳感器。石井一暢介紹說,如果在拖拉機前方8米處有人出現,它就會自動暫停,等人離開后重新啟動。車頭前面還安裝有一個“凹”字形的方框,這個方框與車頭連接的部分具有伸縮性,即使萬一撞到人或物,也能起到緩沖作用,而拖拉機感知到碰撞后,引擎會自動熄火,從而避免發生事故。 這輛拖拉機機器人也是多個機構合作的產物,據在場的財團法人“衛星測位利用推進中心”企劃管理本部主任櫻井也寸史介紹,拖拉機利用了他們開發的衛星信號接收系統,日立造船公司開發了應用程序,而北海道大學則開發了自動行駛系統等。 參觀完拖拉機機器人,與會代表又搭乘利用“導”號準天頂衛星補充信號的大巴前往淺草寺。到淺草寺后,日方給每個人發了一個利用移動接收機和智能手機組合的旅游定位系統,讓代表們實時體驗準確定位。通過利用“導”號衛星補充和增強信號,全球定位系統原有的10米的定位誤差幾乎消失,智能手機上的畫面實時顯示代表們身在寺內的何處景點,完全吻合實際位置。櫻井也寸史說,今后,如果在手機上安裝接收器,游客們就可以隨時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不僅方便游覽,而且再也不會迷路。 “導”號準天頂衛星是2010年9月11日發射升空的。日本航天機構準備在評估“導”號功能的基礎上,再發射兩顆定位衛星。按照設計,這3顆衛星與全球定位系統配合,可以讓密集的高樓間和山區能收到質量更好的定位信號,使車載導航儀在這類環境中的定位精度達到1米以內。 (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