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物聯網系統或物聯網傳感器通信網絡使用諸如Zigbee、藍牙、Z-wave、WiFi等流行標準技術來設計,以使設備間可以相互通信、協作。目前物聯網的挑戰之一是在現有網絡中添加新的設備,因為現有網絡與新設備具有不同的通信協議。 因此,物聯網設備的互操作性對于構建可擴展、可適應和無縫物聯網設備網絡變得越來越重要。 根據麥肯錫的研究報告顯示,物聯網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對獲取最大價值非常重要,平均而言,40%的價值需要多個物聯網系統之間協同工作,甚至某些環境中將近60%的潛在價值都需要運用到互操作性。 物聯網生態系統需要互操作性,以創建各種產品或設備或傳感器的無縫可編程性或可配置性,以便相互連接和協作。無論制造商、型號或行業如何,都需要一種使設備可通信、可操作和可編程的統一通用標準。 設備的互操作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互操作性:支持常見機器間通信的硬件/軟件組件、系統和平臺。主要是協議和協議運行所需的基礎設施。 語義互操作性:兩個或多個系統或組成部分之間交換信息以及對所已經交換的信息加以使用的能力。 語法互操作性:通過通信協議傳輸的信息需要有明確定義的語法和數據格式(如XML、JSON等)。 目前互操作性問題是多方面的 ▲不同類型的連接協議/設備 ▲市場上的多種互操作性標準,如AllJoyn,OneM2M,OPC-UA等 ▲有多個機構為物聯網創建了可互操作的服務平臺,除了從最終用戶抽象低級設備協議之外,還需要與這些互操作物聯網服務平臺互通 但是,也有許多公司通過采用標準和開源技術來開發互操作性解決方案,目的是改善物聯網標準化。良好的網關整合服務平臺(中間件)是當前/未來的需求,它將各種低級數據協議轉換為可互操作的物聯網數據協議,該協議由物聯網平臺層無縫使用,并與其他互操作協議協同工作。不過,現有的互操作性平臺和標準高度分散,這似乎是產品不采用互操作性服務平臺,而在許多情況下更喜歡使用低水平現有技術的原因之一吧。 在設計物聯網生態系統時,人們需要考慮互操作性方面問題,同時還要定義物聯網體系架構,以便擴展產品并連接更多不同類型的事物/設備。 互操作性對于業界來說是一個明確挑戰,需要更加積極地思考,以便為物聯網網絡設備/系統提供統一、可靠、安全、可擴展和適應性強的解決方案。無縫物聯網設備互操作性有望加速并釋放物聯網市場的巨大機遇,加快行業創新,并幫助開發人員和公司快速創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