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FRAM的MCU為何就能具有諸多優勢呢?舉例說明:TI做了一個實驗,如果要寫13Kbps的數據到DRAM里需要花1秒時間,大約要用2200uA的功耗去做寫的功能,但如果用FRAM來做只要10ms、9uA就可以把數據寫完。通過比較可以看到,如果要寫很多數據到Flash等傳統存儲器里,FRAM速度會更快而所需功耗卻最低。 從擦寫數據次數來看,一般存儲器寫一萬來次就到了極限,可FRAM可以在寫了10次方后仍可繼續進行擦寫操作。由于FRAM速度和SDRAM寫的速度差不多相同,在整個MCU架構里,TI做了整體化的類選,就是說放16個FRAM在1個MCU里,這時候FRAM可以當SDRAM使用,也可以充當Flash以及EEPROM去使用,這樣整體存儲器用起來效率更高,使用更方便,這是一個全新的MCU存儲技術。 在應用層上FRAM適用于什么地方呢?應用在傳感器上FRAM的優勢可明顯體現出來,FRAM可快速將傳感器得到的數據記錄下來,如果用Flash來做就會數據寫的時間很長,傳感器數據讀完后再寫,反復間斷性讀寫動作使每個數據點都是分開的,無法做到數據讀寫的連續性。在射頻的應用上,Flash因速度的限制會使功耗上升的很高。如果用FRAM讀取與傳輸都是在同步高速進行,節省時間的同時也讓功耗大幅降低。 如在傳感器數據記錄上,其它存儲介質由于功耗的原因而對傳感器的安放地點要有所限制,增加了維護成本。而采用FRAM的MCU通過能量收集技術,使得能在更多的位置安放更多的傳感器。 由于目前MCU存儲介質大都采用Flash,所以FRAM針對內存Flash的優勢自然被TI視為第一比較對象。如有限的數據更新/寫入速度與連續且可靠的監視、存儲和RF傳輸;選擇性監視與連續監視;消耗長達1個月的電池壽命與耗用不到6小時的電池壽命:數據塊級擦除及編程與位級存取;需要冗余(鏡像)存儲塊與可在電源丟失的情況下保證寫入操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