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在測試新一代的行星登陸系統,目前正在位于休斯頓的約翰遜航天中心等待測試。來自美國宇航局兩個獨立的研究部門的工程師們正在努力測試這個具有人類最前沿空間登陸技術的著陸器,在將來有一天,這個登陸系統將攜帶宇航員再次登上月球以及太陽系的各大行星。 智能機器人行星登陸系統的部分測試結構 位于美國宇航局約翰遜航天中心,正在執行一項被稱為墨菲斯計劃的行星著陸器項目,該工程的技術人員在本月晚些時測試他們研制的新型機器人著陸器。而位于阿拉巴馬州的亨茨維爾的馬歇爾空間飛行中心,在今年六月的一次成功的自由飛行測試之后,由馬歇爾空間飛行中心的技術人員開發的智能降落系統正在繼續測試。 這兩個行星智能降落系統是由美國宇航局統領的新一代小型、多功能的可攜帶宇航員在另外一顆行星上登錄的機器人著落器,目的是用于執行各種太陽系內的行星表面有人科學考察和研究。目前,美國宇航局墨菲斯智能機器人登陸計劃已于上個月末恢復了測試,并且進行了發射場的升級工作。而在今年的6月1日,該工程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一場火災事故,升級工作和后續的補充都是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故再一次發生。 據約翰遜空間飛行中心的科學家介紹:而實際上,在智能機器人測試過程中,已經有了一套獨立的供電系統,并且有無線電和閥門控制各種潛在的異常,如果出現飛行測試的失敗,我們可以做到立刻關閉主引擎的燃料管路。而且我們已經進行了三套初級段降落系統在著陸器上的測試工作?梢员WC地面人員的安全以及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并且在測試過程中盡量采用了低能量的釋放測試,減少對測試場周圍環境的影響。 并且在本月的晚些時候,墨菲斯行星智能登陸機器人的著落器進行了兩次的極限負載測試,其中一個是由一塊混凝土平臺進行發射釋放,懸停高度在98英尺(30 米),而另一個著陸器則由另一處的混凝土平臺釋放,懸停高度在130英尺(40米)。進行了兩種高度上的懸停測試,以測試著陸器在不同高度上的性能是否存在變化。 美國宇航局開發的新一代行星表面智能機器人登陸系統與我們目前在無人探測器在火星上降落有著較大的技術創新,首先當然要保證人員的安全,所以不可能采用類似機遇號和勇氣號那樣的彈跳式緩沖著落。而美國宇航局具有先進反沖降落等技術使得智能機器人系統有著更強大的功能,也體現了美國宇航局工程師所具有的設計能力和經驗。根據墨菲斯登陸器計劃的相關科學家介紹,目前已經制定出了一個詳細的測試時間表,這套登陸系統可以作為未來人類登陸火星的降落工具。 墨菲斯智能機器人著落器計劃的研究人員克雷恩(Crain)認為:我們項目團隊的優勢之一就是具有先進的管理體系,我們可以非常靈活地改變我們的飛行測試計劃,如果其中某一項測試過程中出現失敗,根據先進的項目管理,可以及時調整,而不耽誤時間。因而,具體落實到哪個日期進行哪項測試過年工作并不是絕對的,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迅速變化調整。 目前的馬歇爾空間飛行中心內,隨著智能機器人著陸器樣機成功完成了第二次不受限制的自由飛行測試,相關工程師正在準備更多的自由飛行測試實驗。在實驗測試中,智能機器人著陸器樣機進行了6英尺高度,大約距離地面2米的位置懸停,并且在最后的計算機控制下平穩觸地。 因此,美國宇航局的官員在一份測試報告中說明:每次飛行測試中,智能機器人著陸器顯示了相當穩定的飛控姿態,隨著飛行時間的拉長,也更加體現出姿態控制計算機在飛行過程中極佳的表現,保持長時間的姿態穩定需要面對更加多變的外星大氣環境,而且在降落過程中,脈沖發動機反沖推進,使著落器安全軟著陸。 與此同時,墨菲斯智能機器人降落計劃中,除了測試著陸器的傳感器穩定性、飛控軟件對姿態控制的保持以及著陸技術外,還進行了一項測試,是關于在減速傘不能正常打開的情況下所進行的緊急狀態著陸,并且測試飛船的另一顆行星大氣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