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近年來,我國天文學研究水平顯著提升,取得了系列原創性成果,并在觀測設備研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基礎研究方面,我國天文科技工作者在太陽磁場結構、演化與劇烈活動,銀河系磁場與化學演化,星系形成與演化,宇宙中的物質分布等領域取得了系列原創性的研究成果,發表了一批具有國際顯示度的成果,如在國際上第一次發現暗物質粒子湮滅的可能證據,首次發現了自然界中存在的磁零點,精確確定銀河系質量,發現了“銀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最令人信服的證據等。 在觀測設備研制和技術發展方面,中科院的天文科技工作者攻克大量世界級技術壁壘,建設的一批望遠鏡項目受到了世界關注。如郭守敬望遠鏡突破了天文望遠鏡大視場與大口徑難以兼得的難題,成為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利用貴州喀斯特地區的天然洼坑作為臺址,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麗江高美古2.4米望遠鏡是東亞地區口徑最大的通用型光學望遠鏡;我國獨創的多通道太陽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綜合功能的太陽望遠鏡系統之一;撫仙湖觀測基地一米紅外太陽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徑的真空望遠鏡;我國實施的宇宙第一縷曙光探測計劃是世界上最早運行搜尋宇宙第一縷曙光的大型射電望遠鏡陣列;盱眙天體力學觀測基地建成了國際預防近地天體撞擊地球監測網主干設備,小行星定軌精度達到世界首位。 專家表示,這些成果使我國天文學研究的國際地位及學術影響力獲得顯著提升,并在國家空天安全等領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據介紹,作為我國綜合性天文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天文系統未來將建成我國從地面到空間、從內陸到南極冰穹“空天一體”的天文臺站網絡,進一步提升前沿科學研究整體水平,為國家戰略需求提供強有力支撐,成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力的綜合性天文研究機構。 據介紹,作為我國綜合性天文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天文系統未來將建成我國從地面到空間、從內陸到南極冰穹“空天一體”的天文臺站網絡,進一步提升前沿科學研究整體水平,為國家戰略需求提供強有力支撐,成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力的綜合性天文研究機構。 據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 經過多年攻關,我國科學家近年來在金屬玻璃的制備和機理研究上獲得一系列重大進展,并成功制備出用于衛星太陽能電池等伸展機構的非晶合金材料。 非晶合金又稱金屬玻璃,由于其不同于晶體的特殊原子排列結構,表現出超高比強、大彈性變形能力、低熱膨脹系數等特異性能,和相應的晶態合金比,非晶合金具有高強度、熔點低、流動性好等特點,幾乎可以像塑料一樣成形,能夠實現短流程精密制備復雜形狀的零部件,受到各國科學家重視,成為當今最活躍的材料學研究領域之一,孕育著繼鋼鐵、塑料之后的第三次材料工業革命。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美國、日本、歐盟等都加大了對這一領域的支持力度,設立了相關重大研究項目。 新華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