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左強 前語 以下笑話很真實,但是絕無誹謗之意,只想表達一種發人深思的無語。 很搞笑的,我的一個朋友,2009年得時候,賽格搞了一個檔口賣一款GPS的品牌叫MMDD。中文叫魅鼎。我笑的要噴。我一直以為是他自己胡搞了一個牌子,是一個結巴在罵“媽的”。深圳自己隨便貼個燙金的牌子就可以叫那個牌子,我也貼過。呵呵。 今年過完年去深圳兜兜老朋友,居然無意中看到了一個工廠,牌子掛的就是MMDD,魅鼎。我這次笑的真噴了。原來真有這個品牌。 這就是中國的山寨搞品牌。我自認想象力超越常人,卻怎么也想象不出結巴的“媽的”有朝一日能夠成長為國際大品牌么?難道山寨主搞品牌就這么的隨意拍大腿么?如果真的有一天MMDD這個名字能夠響徹大江南比,能夠上市,能夠進軍國際,那么我想,我只能做一件事情,就是永不混跡數碼圈。 這就好比哪些到處乞討要飯的,反倒生了一群娃,然后隨便一個代號就任其自由生長了。完全沒有用心去給娃起個名字,規劃好他們的前途。 但,事實上,MMDD在市場上,還在賣著,不知道你會買這個牌子么? -------------------------- 走近數碼商場,琳瑯滿目的導航儀品牌和式樣,往往讓人不知所措,而價格也極端兩級分化。2007年,一臺3.5英寸規格的GPS價格在2000元以上,成本在1000元以下。2009年的今天,一臺4.3英寸的GPS售價在450-500元左右,成本在350元以下,這就是山寨。 標準化的山寨模式,意味著GPS產品同質化及其標準,標準的WINCE平臺上運行的相同的導航軟件,因此較難演繹出本質上的不同。絕大多數品牌從相同的方案設計公司采購相同的PCBA,甚至選擇了相同的外殼,唯獨燒入程序時更換了開機畫面,外殼上貼上或鐳雕不同的商標,基本采用中性的說明書,而包材采用中性包材加上一個1塊錢的不同外套,即為所謂品牌。一時間,E路航,路路通,E路通等各形各色的山寨模糊品牌魚龍混珠。 而另一類所謂品牌,為了塑造高端正品形象,投入大量的廣告費用,利用明星代言,以形成感覺上的品牌,昂貴的價格背后并非品牌價值,而更多的是廣告費用和明星代言費用的攤銷。 對于消費者而言,根本沒有機會看到品牌背后的工廠,唯有看著那個標識去遐想其背后的工廠,或通過網站去以為工廠的那個樣子。其實,90%的GPS市場品牌,甚至有些多年的知名品牌,其工廠規模僅有10幾人,甚至更少,有的甚至沒有生產線,而是幾人圍座著一個圓桌,鋪上純棉防靜電桌布,進行組裝。其測試手段僅為人工的窗邊測試。由于標準的外購PCBA進行單一的組裝生產,因此無需太大的規模,足夠滿足每月2-3千臺的國內銷售,收益頗豐。 作為GPS而言,在國內興起也才短短2-3年的時間,這么短的時間是無法孕育出所謂真正品牌的。如果仔細徹查所謂的各式品牌商標,應該有8成以上,甚至更高,并未真正注冊商標。國外GPS品牌由來已久,GAMIN,TOMTOM等著名的國際品牌,即使在山寨橫生的年代,其品牌依然可以撐起其昂貴的價格,意味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