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好久沒寫東西了,但這些年在電子行業一路混跡過來,確實積累了不少辛酸、感悟。沒有華麗的文采,只希望能引起你的共鳴。謝謝! 正文:在人的職業生涯中,有時需要轉換戰場才能求得更好的發展。而職業轉型也有很多種方式,有的是走頭無路后的被迫跳槽,有的是剩余價值耗盡后的被裁,有的是主動出擊的“俊鳥登高枝”,有的則是被企業優化到新的崗位。我就是一個被企業優化職業的人。而在歷經很多是是非非后,再回首,卻發現怎一個“被”優化的背后,原來還有很多必然。 在職業轉型前,我是一家業績蒸蒸日上的民營企業的電子工程師,在電路設計上已經有多年的經驗了,也做了幾個項目。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企業運作的規范化,企業早期隱藏的很多弊端逐漸暴露出來了。其中有一個讓研發和生產矛盾重重的問題是,研發提供的材料清單極不規范,封裝信息,型號信息有時錯誤,有時遺漏,給生產造成很多的事故,嚴重影響了生產的進行。有時候生產負責人甚至在我們辦公室里拍研發領導的桌子。被逼無奈,我們的研發領導決定要對我們已經發布的產品的材料清單進行一次整改。問題是誰來做這項工作呢。 一般人看來,整理材料清單,枯燥無味,沒有什么技術含量,而且稍不小心還會出錯。因為涉及到生產部門,生產那邊人的難纏大家也是看的到的,一旦出錯,恐怕還要承受生產那邊的“火山爆發”。所以這個活,并非一個好派的活。當時我手上的一個項目正好告一段落,我就在部門會議上主動請纓,來完成這項材料清單的整改工作。讓領導愉快的把人選問題解決了。一個問題往往是有多個方面的,整理材料清單雖然是件苦差事,但這對了解企業產品設計等情況是很有好處的。因為為了確認一個物料的實際情況,有時不僅僅需要看實物,還要看原理圖,PCB圖,為了搞清一顆料用的是否合適,常常要查閱各種資料,有時還要和設計人員進行多次溝通。這樣才能將遺漏的物料補充完整,封裝,型號才能確認無誤。我在部門領導的支持下,可自由出入倉庫,索要各種產品的設計資料。因此在進行材料清單整改過程中,一方面如我所愿,我迅速掌握了公司產品的設計,對以后我從事電子設計積累了大量素材和范例。同時我又經常到師兄介紹的電子元件技術網、我愛方案網等網站上充電,也使得我對電子元器件有了基本而系統的了解。另一方面是我始料不及的,由于我獨立完成公司材料清單的整理工作,我在實際上變成了對公司電子元器件使用情況最為了解的人。。而且在整改過程中,我與生產、采購、倉庫、開發管理等多個部門的領導和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系,這對以后我在企業中的工作創造了良好的人際關系。那個時候我還讓公司產品參展了中國電子展,在一定程度上打開了公司產品的知名度,同時也讓自己明白有時候花大力氣做一些品牌營銷是很有必要的。 在結束材料清單整改工作后,我繼續做著我的電子工程師,但是在領導心中,已經開始為打一次戰役而排兵布陣了。隨著企業逐步走上正軌,原來ERP上電子元器件的物料信息急需進行整改。在公司小規模的時候,由于物料種類有限,采購憑借個人經驗可以根據不完整的物料信息完成采購,而公司上規模后,物料越來越多,采購也人來人往。新的采購搞不清楚生產要的究竟是什么料,往往要問我們研發。我們迫切需要進行ERP物料信息的規范化工作。由于我已經在領導心中成為了最了解公司物料使用情況的人,于是我沒有任何異議的成為了ERP物料整改的不二人選。 ERP物料整改工作同樣是一個涉及多個部門的枯燥工作,我一方面先建立一個公司合適的物料編碼體系,一方面建立公司標準的物料信息規范。通過這兩個工作讓物料在ERP中的定義有章可循。而后按著這個規范,認真核對規格書,規范物料信息。有時為了一個參數要多次與供應商進行溝通。同樣也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跟供應商漸漸熟悉了起來。 由于連續完成了兩個與物料有關的枯燥工作。領導認為我不浮躁,工作認真,能耐得住寂寞。而在整個公司從研發、生產、質量管理、ERP運行、采購、倉庫,上上下下,都認為我對電子元器件在行。他們遇到了與電子元器件有關的物料問題也常常找我求助。而我則盡力幫助解決。久而久之,我就成了公司里大家公認的元器件“大俠”了。這時我仍然是電子工程師。 后來公司為了提高產品質量,與咨詢公司合作進行可靠性整改。這時,咨詢公司指出物料工作是保障產品質量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需要由專人負責對元器件進行準入認證,對研發用料進行指導,對出現的物料問題進行跟蹤及處理。于是我再一次進入了領導的視線。事后,我聽說在高層討論人選的會議上,有至少5個領導推薦我做專門的元器件工程師。走到這一步,在我當初要求進行材料清單整改時,是萬萬沒有想到的。但是我卻完成了職業轉型。 成為元器件工程師后,我得以在咨詢公司的指導下系統的學習了元器件的相關理論。對元器件的理解更加深入。三個月后,我又贏得了加薪的機會。 昨日如沙灘上的腳印,歷歷在目的留下了我職場的軌跡。然而明天我將走向何方?也許還會有我在不經意間的選擇所導致的職業方向的改變。是聽憑命運的安排,還是要看穿隱藏在偶然后的必然?我想我有必要總結一下了。 1、差異化的職場路線。如果說大家都在賽跑,你怎么趕得上那些早你很多年進入職場,對產品理解跟你不是一個層次的老同事?成功的標準很多種,你為什么一定要跟在別人屁股后面跑。所以,在企業發展方向上,找別人尚未涉足,但對企業很重要的方向上去努力,取得發展就容易的多。盡管,我在當初沒有意識到,我做材料清單整改正在走向一條與別人差異化的道路。但是今天看來,如果沒有兩次整改,也就形不成我在企業元器件方向上的地位。其實自己身邊也常常有這樣一招鮮,走遍天的人。比如當大家都在做RS485時,某君開始做以太網,結果幾年后,當公司轉換通信接口方式時,以太網君就被委以重任。那么如何走差異化路線呢�,F在常常很多書講要有職業規劃,事實上路不是想出來的,路是趟出來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多去嘗試,在工作中不要局限于這是你的活,這是他的活,不是我的活的想法。如果能在保證自己基本工作業績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多試試新的工作內容,不怕風險,也許就會在嘗試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合適的位置。 2、莫做算盤珠。職場中領導說什么做什么,不是好員工,那是算盤珠。要做到領導說80%,自己能做100%才是做到位。比如要整改ERP,如果只是進行物料信息的修改,那算是說什么做什么。但是如果能先把規范做出來,一方面自己的工作有章可循,又使得后續ERP的維護有了依據。因此要,領會領導的潛在需求,在做工作時,不要把眼睛只定在具體的工作事務上,往高里想想,向以后想想,從領導的角度從管理上看看,也許對工作的計劃和完成上,就更能讓領導感到 “甚合朕意”了。 3、一個好漢三個幫。我們處在一個由人組成的社會中,我們的工作離不開別人的合作與支持。因此要想在職場上走的好,就必須有個良好的人脈支撐。我當初在進行兩次整改中,往很多部門的走的多了,跟很多人就熟悉了。另一方面,別人幫你,你也要幫別人。我正是在別人遇到元器件問題時的盡力相幫,才讓別人覺得人不錯,然后才是做工作做的不錯和能力不錯。這才有了后面在公司要設置元器件工程師時大家的推薦。 往日不可諫,來著猶可追。且記取往昔點點滴滴,化作人生軌跡的路標。汲取經驗教訓,化作前進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