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于6月28號推出一項重大服務Google+,號稱給Facebook的終極絕殺,但到底谷歌Google+是什么?Google+到底怎么樣,怎么玩,很多朋友也許會有疑問。下面為大家整理關于Google+評測信息; 一 :Google+是什么? Google+是Google新近推出的一項社交網絡服務,2011年06月29日正式開放試驗,這是新執行長拉里·佩奇(Larry Page)重掌兵符后的重大任務。該服務是一層整合了Google所有社交服務(諸如Google Profiles 和 Google Buzz),還加入了很多新的功能,比如小圈圈(Circles), 多人視訊聊天(Hangouts), 話題靈感(Sparks), Huddles以及行動社交應用(Mobile) 二: Google+為什么推出 Google+推出可以說是針對Facebook提出的 針對Facebook過于開放的缺點,以隱私功能作為區分點,讓用戶可以在不同的朋友圈里分享資訊。Google+的小圈圈功能,能把好友分成不同的群組,分別傳送不同的訊息,也正中了Facebook的弱點 三: Google+可以做什么?怎么玩? 下面為大家介紹Google+的主要功能玩法
整個Google+看起來似乎有些龐雜,但是核心思想是要把一切結合在一起。這要通過頂部工具欄,移動應用和網頁來實現。 四:Google+相關 開發團隊: Google+是由 Gundotra(后附圖)和Bradley Horowitz負責,他們倆在Google的地位相當重要,跟Android之父有的一拼,一直以來Google+都處于谷歌研發的高度機密 相關圖片: 交際圈(Circles) 工具欄 火花(Sparks) Instant Upload 「瞬時上傳」 Huddle「群信」: Hangouts(巢穴) Google+ Android客戶端圖片 Google+相關視頻: Google+總介紹: 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wMzkyNzIw.htmlCircles「圈子」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wMzkyNzEy.htmlSparks「火花」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wMzkzNTAw.html Instant Upload「瞬時上傳」: 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wMzkzMzI4.htmlHuddle「群信」: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wMzkzMzk2.html Hangouts「巢穴」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wMzkyOTA4.html Google+ 申請地址: 網頁端 https://plus.google.com/up/start/?sw=1&type=st&hl=zh-CN Android客戶端:https://market.android.com/search?q=google%2B&so=1&c=apps |
世界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于周二推出社交網絡項目Google+,正式向成為社交網絡主要力量邁開重要的一步。《連線》雜志介紹了 Google+(代號Emerald Sea)項目的發展歷程,并對這一項目進行了分析,闡述了Google進軍社交領域的方式。 以下為原文摘譯: Google+項目發展歷程 自該項目開發以來,我對它的團隊和員工進行了多次采訪,時刻了解著它的進展情況。Google+并不是標準的發布,它是以Emerald Sea(翡翠海)的代號進行研發的,是經過了幾乎公司所有產品長時間堅持努力的結果,有成百上千的工程師們參與。它是公司新任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 (Larry Page)上任后的重點關注點。 周二發布的那些部分僅僅代表著Google計劃的一小部分。Google通過它的“雷霆計劃”,一直在默默地逐步推出它雄心勃勃的社交策略,它的日程表中共排滿了超過100次的發布會。 當有些發布的產品受到了冷遇,“翡翠海”項目組也不會因此亂了陣腳,該計劃就是缺少刺激。Google一直有意避免將這些產品融入整體戰略當中討論。 而隨著兩款Google+核心產品的發布,這種討論似乎將要開始。但即使在此刻,Google仍將繼續沉默,因為這只是標志著將Google重新塑造的“以人為中心”的漫長、艱辛之路中的另一塊里程碑。 “我們正將Google本身轉化為一個社交目的地,這個目的地的水平和規模都是我們此前從未嘗試過的。它比以前任何一個項目都需要更大的人員投入。”Google此次社交研發的項目主管維克?岡多特拉(Vic Gundotra)說道。 有人認為,該嘗試已經失敗了。Google根本不適合社交軟件,只適合做算法,而不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甚至它的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都沒有自己的Facebook簡介。 但致力于“翡翠海”的Google員工們卻認為,公司在社交網絡領域頗具優勢。它擁有上億的用戶,其中大多數都充分信任Google,對于決定相關信息 擁有無人可比的把握。它還擁有充足的現金,能夠購買一些已經在某些特定社交活動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的小型公司,如Aardvark、Picnik、 Slide。 要了解這一項目對于Google的意義,你必須要看一眼Google園區2000大廈四層的巨型手繪壁畫。該壁畫正如該 項目的名稱“翡翠海”一樣,代表著這是進入新的領域的機遇,但Google也有可能被它所淹沒。對于Google而言,加入社交元素并不是浪費,而是必須 的投入。 岡多特拉稱,“翡翠海”并不是Facebook殺手,他惡作劇似地說道:“人們幾乎難以容忍正在使用的Facebook。” 他還引用了某項消費者滿意度調查的結果,該結果顯示,用戶對Facebook的滿意度比IRS(美國稅務機關)高不了多少。此次轉型將給人們帶來一個更好 的Google。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Google+提供的一些功能與Facebook聯系密切,大體的區別在于Google將會充分利用其現有服務,比Facebook更高效地實現某些想法,并嘗試其他Facebook尚未成功實現的功能。 “網絡僅僅是連接人與人之間互動的軟件組織,軟件的每一部分都將被人的重要性和這一轉變所改變。”岡多特拉說道。他認為,“"人"是Google最失敗的地方,因為我們所致力的是組織世界信息,作為搜索公司,我們卻不能夠提供最重要的搜索。” Google實際上很早就通過Orkut進入了社交網絡領域,后來又陸續推出了各種各樣的社交產品,只是都發展不順。 然而,局勢即將逆轉。 霍洛維茨說道,“Google的優勢是擁有一定資產和千百萬忠實用戶,他們忠實于YouTube、Gmail郵箱和Google搜索。仔細審思,等待我 們的任務很明顯,但Google卻沒有去完成它。所以我和布拉德利(Bradley)還有機會去挽回局面。通過Google的組織信息的方式,便能明白所 有的一切都離不開人的作用。我關心的信息是"我是誰?我怎樣獲得信息?",這才是真正的動機”。 岡多特拉談到,“"翡翠海"的產生是 基于對手的成功采取自衛,而不是為了開辟新事業,就像是追逐別人汽車的尾燈。它是Google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全員行動”。這次行動的風險和規模帶來的壓 力,使得岡多特拉認為它不應該沿襲Google一貫達成共識的管理風格。他成功說服大家,他和霍洛維茨合力便可控制大局,即便是創始人也不應該干預太多。 Google+將引領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用戶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與其他社交網絡一樣,它需要依靠大量用戶才能充分發揮潛力。通過這次限量開放的測試,Google忠實用戶將會注冊Google+來探索這一未知項目。 “擺在面前的路很明顯,只是Google還沒有走下去。”—維克?岡多特拉 Google+項目分析 當收到邀請的時候,您必須創建和完善Google個人資料。實質上,您是在通過這種方式“向Google做自我介紹”。與Facebook個人資料類似,新的Google個人資料包含公開部分和保密部分,您可以選擇對哪些人公開特定信息。 填好資料后(只有真實姓名、年齡和性別是必填項),屏幕上方會顯示出一個被稱為“沙條”(Sandbar)的新菜單項。(“沙條”經重新設計,變成了黑 色工具欄)。菜單項由“+”號加上名字組成。點擊它便可進入“翡翠海”的世界,您也由此進入了社交元素更豐富的新Google的中心:信息流。 如果覺得眼熟,可能是因為它類似Facebook Feed。但是這兩者之間也有不同點。首先,內容部分有兩大主要來源。一種是來自您社交圖譜的渠道,它代表來自朋友、家人、同時和其他熟人的社交內容。無 論他們分享什么內容,并且允許您瀏覽,這些鏈接、圖片或者是評論都會顯示在您的信息流中。 另一種被稱為Sparks(靈感話題)。用戶鍵入感興趣的話題,它就會查找您可能會喜歡的視頻和文章,以便在您空閑時總能找到可供觀看、閱讀和分享的內容。Google推送到Sparks信息流中的內容不同于在Google搜索引擎中輸入同一關鍵詞得到的結果。 前IBM和雅虎員工,Google頂尖的搜索工程師安德魯湯姆金斯(Andrew Tomkins)說:“它專注于獲取新鮮有趣的社交內容。我們不斷調整參數,努力使獲得的內容更具吸引力。”Google確定Sparks內容的標準是新 鮮、直觀(視頻內容排序靠前)以及內容在網絡上傳播的活躍程度(實際上Google新聞團隊已經轉入了“翡翠海”部門)。換言之,Sparks努力提供您 想與他人分享的內容。 湯姆金斯說:“歸根結底,Sparks是通過興趣圖譜提供給您的內容,而信息流是通過社交圖譜推送的內容。”Google認為它在搜索質量方面的專長會使這兩種推送內容都更相關、有趣并且不同于人們在Facebook新聞遞送中看到的內容。 總體來看,信息流和Sparks表明了響應社交挑戰的需求如何改變了Google的哲學。“翡翠海”團隊幾乎在創造一個Google的對立者。自從創立 以來,Google一直堅持搜索質量重于黏度,它們的經營理念基于這樣一個假設:讓用戶獲得最佳服務的方式是給它們提供搜索結果然后快速送它們去首選目標 位置。 然而,Google正在改變這一理念。假以時日,Google可能會使用其強大的算法在同一流中巧妙結合各種各樣的信息。 Google現已推出比這更為復雜的通用搜索,其搜索結果中包括網頁、圖片、視頻、書籍、微博、新聞和其他格式的內容。然而,這只是個開頭。憑借其豐富的 用戶信息資源,Google有能力提供根據用戶的需求和興趣篩選過的綜合信息。岡多特拉說:“這是我們推出信息流的長遠目標。我們認為,從現在開始四至五 年內,該系統不只是為您提供來自好友的內容,而是Google認為您應該看到的內容。” 由于Sparks要求用戶表明自己的興趣,Google暫時回避了隱私問題。但如果Google能夠建立來自其所有服務中的信息流并且讓人們相信這不會造成隱私問題,那么它就能獨具一格。 至于另一個重要的產品Circles(圈子),Google實現了一些Facebook理應搶先提供的功能。您需要將不同的內容分享給不同的對象。但 是,將合適的內容分享給合適的對象不應該是件麻煩事。通過圈子,您可以輕松將您在周六晚上結識的朋友放入一個圈子里,將您的父母放在另一個圈子,而將您的 老板單獨放在一個圈子,就跟現實生活中一樣。 Google認為圈子解決了Facebook在分享方面存在的問題。主管社交圖譜的產品 經理施米爾特?本亞爾(Shimrit Ben-Yair)稱:“在Facebook上,我分享過度。在Twitter上,我又分享得不夠,因為它是公開的。如果Google能夠找準一個中間 點,我們就能革新社交互動。” 岡多特拉說:“網絡是用來聯網的,而圈子是為適當的人準備的。” 在隱私保護方面, 圈子從Buzz中吸取了教訓。Google最近從Plaxo挖來的喬瑟夫?斯瑪爾(Joseph Smarr)說:“您必須手動添加人到圈子里,但添加過程非常容易。”您圈子里的人并非必須加入Google社交網絡。如果有人拒絕加入,您還是可以將他 拉入圈子,而他會通過電子郵件收到您所發的照片等。 目前,Google尚未推薦誰應該在您的圈子里,但它有這方面的技術。斯瑪爾說:“我們不僅可以推薦您應該添加到圈子里的人,甚至可以根據您的社交圖譜提示可以創建哪些圈子。” 除了信息流和圈子外,Google+還提供了其他新的社交特色功能,比如視頻群聊、碰頭(Hangouts),而且還推出了相應的手機應用。手機版應用 中還提供了一些特別的功能。比如其中有一個名為“Nearby”(附近)的視圖,單擊一下即可查看周圍的人公開分享的內容。另外一個特色功能就是即時上傳 (Instant Upload)。拍攝照片是一件樂事。共享照片同樣充滿樂趣。可是將照片從手機中導出并上傳到網絡可不是那么有趣。因此Google創建了“即時上傳”功 能:這樣,從今往后您的照片將會自行上傳。您拍照時還得說“茄子”,而“即時上傳”功能比拍照還容易。 隨Picnik被Google收購而加盟的喬納森?斯波薩托(Jonathan Sposato)說:“照片是社交體驗最重要的驅動力。任何社交網絡要想造成影響,照片體驗必須很棒。” Google+面臨的挑戰 Google+用戶無法從Facebook導入聯系人,這或許是它面臨的最大挑戰。與所有社交網絡一樣,它的價值與好友和聯系人參與的程度直接相關。建 立社交網絡總是面臨巨大的風險,這就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如果用戶的好友和聯系人都不愿意采用,那整個網絡就不起作用。 Google希望通過緩慢推出的方式維持穩定的發展勢頭。早期階段,Google+會提供足夠的價值留住早期用戶,而這會激勵他們邀請自己的聯系人加入。 沒人期望這個項目立馬就能取得成功。Google+不像Buzz和Wave這樣的產品,失敗后公司領導人就將其關閉然后繼續前行。本亞爾說:“我們的這個項目是長期的,這不是一次試驗,而是整個公司的賭注。因此,如果出現困難,我們會做出調整。” |
為什么Google+值得你花時間 緩慢重建如Google社交網絡般龐大的東西絕對是令人蛋疼的。我向擠滿收件箱的高中時代的各種朋友都提出了邀請。而我打開的每一個Google網頁:Gmail, Calender和Google Search在右上角都會彈出一些小提示,指引我去看看Google+的情況。我的意志力從來沒有這樣被折騰得精疲力竭。現在,組建Circles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但從長期來看,坐下來慢慢搞好它是不是值得呢? 是的! 忽略+1s的容量,Circles和你希望通過網絡實現的其他目的都首先取決于你上網的原因。公司,品牌和Google Apps依賴的小生意都蓄勢待發,準備撲向Google Places和Google Circles的整合。未來的“Google Page”可以把Facebook打得片甲不留。自然,早期用戶都開始使用Google+了。如果你是個剛開始使用Facebook的嬰兒潮生人,你還有必要加入另一個社交網絡嗎?這取決于在兩年之內你還準備用互聯網嗎?底線是,如果你在網上很活躍,加入并使用Google+是很值得的。 關于Circles的爭論 剛加入facebook的時候,我的頭像是我在Halloween時的照片,我穿得像[url=]Evel Knievel[/url] , 做著‘keg stand’,旁邊是我的一個穿得像警官的朋友在空中抓著我的腳。畢業后,因為想要找份工作,而我父母也加入了Facebook,我變得聰明起來了。對于照片的選擇變得明智了。但我知道證據肯定還在那兒,盡管我已經找不到了。 Facebook更改它的個人設置的次數多過[url=]Amy Winehouse[/url] 取消表演的次數。而它在平臺上做列表的能力卻是讓人不堪重負的。Google+就像為社會生物按下了重啟按鈕一樣,(雖然我們知道網上的社會生物是多么敏感)。 我們昨天做的一個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Google+用戶準備告別Facebook。是時候組建你的圈子了,這樣你媽媽就會看見你抱著小狗的照片,你生活中的朋友也可以看見你派對邀請的信息,而只有你的科技狂朋友們才會看到你轉向Twitter API條款。 對Twitter也有著類似的爭論。我懷疑是否所有人都準備為Google+放棄Twitter。但當你想到所有不喜歡Twitter的理由時,Google+實在太誘人了。我有時會用twitter聯系朋友,但大多數時候,我都是為了工作才用它。我用它主要是為了讀者和那些想讀類似這樣的文章的群體。和Twitter一樣,Google+中的關系不是同步的。所以,Google+能讓你輕松在不同的群體間,展示你的分享和更新。在網上你可以只對一個人顯示也可以對所有人。對特定對象的展示和呼叫意味著讓大家都享有更小的噪音。 社會化設計 在過去的六年里,Facebook統治著網絡社會化設計的重組。直到現在,Google對“最好的Brooklyn的樂隊”的反應還取決于蜘蛛似的算法對無數網頁的分析。與此同時,Facebook希望可以通過你朋友偏好的指引你。類似Moki TV的新興公司正是依據這樣的想法建立起來的。它能讓用戶根據他們朋友圈的偏好搜索電影和電視節目。算法將與人性展開激烈互博,如果你愿意。 但Twitter證明,你并不想讀所有你好友在讀的東西。我們的Facebook賬戶充斥著各種朋友和他們遙遠夏日的女朋友們。相反,你希望選擇一批新的人來影響你接收新聞,笑話和LOL Cat video,一種高品位的活動,你懂的。現在,用戶可以用相同的方式在Google+上選擇影響人。(要是Google可以買下Twitter的話,[url=]Ashton Kutcher[/url] 就不必重建他龐大的后援了。)耐心觀察公共空間,你會發現,Google+已經準備好Twitter和Facebook最好的特性,并將它們融合成它強而有力又無孔不入的網絡生態圈。 在Google+游戲中保持理智的小貼士 迅速邀請和添加你的熟人。Google+最棒的一件事就是,它已經把你的郵箱聯系人都載入了。Google的提示(見右圖)在剛開始的時候確實很方便。而在Facebook中,“你可能認識的人”很像你在玩著游戲而努力到達社交鏈的尾端。 關閉郵件提醒。與Facebook不同,它讓早期用戶展開得很緩慢,Google+的提醒功能是非常強大的。我甚至為我的郵箱感到難過了。 怎樣不冷落你的粉絲。進入你的主頁,點擊編輯,再點擊你的圈子,最后反選“顯示圈中好友”。現在,沒有人知道你沒有粉回他們了。 Google+是全新的起點也是個全新的猛獸。花點時間了解它吧,這一切最后都會是值得的。它也許會有些不祥,但Google的對Internet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Google進入社交空間的速度很慢,而且它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修整潤色新的社交網絡。但它已經有了正確處理問題的工具。它將搜索引擎,郵箱和移動空間。它有日歷,聊天,視頻聊天,相片存儲,博客,新聞和閱讀器都納入其中。 如果Facebook想與現今全球最大的手機系統Android的影響力競爭,它必須買下Apple,反之亦然。如果Google能更有效地解決隱私問題,并且更快地升級特性和服務,也許有一天,終極圈子將會建成,而你會為成為其中一員心存感激。 |
[圖]Google+在iOS上的App是什么樣子 人們對Google+的態度,基本上是好評如潮。可能唯一的抱怨就是,它還沒有一個iOS本地App。有人說Google已經提交了應用申請在等蘋果的批準,但是當然我們想知道它是什么樣子的。很幸運的是,TNW已經從Google員工手里獲得了2張照片: 從設計上來看跟Android版應用基本一樣,簡潔,清楚,但是功能豐富,在沒有人設計出更好的之前,我想這正是人們在iOS上想要的。 這里還有一張更清楚的: 現在,就等蘋果批準吧,那樣人們就不用光看圖片了。 |
關于Google+的十大深度觀察 最近一段時間,由于各大媒體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Google+已經成了這個星球上最炙手可熱的關鍵詞之一。說真的,這款應用的界面、實時更新還有圈子功能的確令人驚艷。那就讓我們來看看迄今為止有關Google+的十大深度分析: 1、毫無疑問Google+會將Facebook和Twitter拉下社交寶座。之前社交網絡界已經打得不可開交了,請各位想想杯具的Friendster、6 Degrees和MySpace。但Google+得花點時間才能征服7億Facebook用戶的心,讓其倒戈,奔向自己的懷抱。 2、 Google+上居然不能運行Google應用,這太荒謬了!雖然肯定會有用上的一天,但是現在不能用實在是太不靠譜了。“最后肯定都會整合進Google+的。”GaryVee大概會這么說。 3、看看Google搜索引擎就知道Google+的搜索能力也會很出色,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龍生龍,鳳生鳳”嘛!Facebook得趕緊提高自己的搜索水平了。 4、因為目前還處于測試中,所以能用上Google+的人畢竟只是少數。不過已經有用戶反映消息系統缺乏基本的郵件功能,而人家Facebook的相關配套應用早就一應俱全了。Google肯定會考慮把Google商務應用和Gmail整合到這個平臺上來,但我們還需等待多久呢? 5、由于無法在Facebook上公開自己的職業和個人身份,用戶對此一直怨聲載道。與此相反,用戶可以在Google+上針對不同的圈子共享不同的信息,和朋友分享有趣的視頻,和同事分享專業文章,和家人分享新生兒的照片。正是這點讓Google+的圈子設計更加體貼,更加人性化,也為 Google+贏得了掌聲,不知道Facebook聽了會不會覺得刺耳。 6、 Google和Android的配合可謂是天衣無縫,Google可充分利用Android平臺上的各種獨有功能提供服務。 7、目前Google+中尚未出現商業品牌的大LOGO,也沒有廣告。不過應該很快就會有了。 8、手機版Google+上提供了查找附近數據流的功能。這項功能可謂“殺手”級別,根據用戶的地理位置就可找到有組織的信息流。 9、Hangouts也是個主要特色。在Google+上,用戶可以和朋友一起觀看Youtube視頻,未來,Google+肯定會進一步強化該項功能。 10、Google+上太多企業家大腕兒了,目前想要看出它的潛在發展趨勢還比較困難。請看下列大腕兒名單: Larry Page, +Sergey Brin – Google Mark Zuckerberg – Facebook Tom Anderson – MySpace Pavel Durov – VKontakte Evan Williams – Twitter Reid Hoffman – LinkedIn Paul Buchheit – Friendfeed Chad Hurley – YouTube Michael Dell – Dell Mark Pincus – Zynga Caterina Fake – Flickr Adam D’Angelo – Quora Anne Wojcicki – 23andMe Drew Houston – DropBox Google啊Google,總之,你再一次驚艷了世界,帶給我們+次驚喜。 Quick tip: 要是你正在用Google+,留心觀察一下你的URL,是一串亂七八糟的數字吧。這是Google用來防止垃圾郵件制造商竊取你的郵箱詳情的。但是你已經可以用Google+獲取這串URL啦!請點擊此處。 很多人都煩透了Facebook,剛好新歡出現,他們就開開心心地擁抱Google+了。也有評論認為Google+不會成功的,因為用戶懶得把朋友、同事、親戚都一一添加到圈子中。要是你還沒讀過我們有關“為什么Google+值得你花時間”的討論,請點擊此處。 真想看看面對有關Google+的各種新聞,Facebook會如何回應。我們期待著Facebook昂首挺胸接受挑戰,好好地和Google干上一架: (Heather.蘇暖暖 供雷鋒網專稿) |
施密特:期待Google+整合Facebook和Twitter 據國外媒體報道,昨天,在美國投資銀行Allen Co舉行的媒體大會上,Google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向記者表示,盡管最近與Facebook和Twitter的合作意向都遭受冷遇,但仍然希望有一天能深度整合它們。施密特稱,他相信人們的生活中有足夠的空間允許多家社交網絡共存,除了Twitter和Facebook之外,Google+也能占有一席之地。 他還表示,實際上Google希望有一天能在Google+中適度整合其他社交網絡。 他說,Google+上周才推出,目前宣告其成功或失敗還為時尚早。盡管Google+還處于測試階段,用戶數量受到限制,但許多人都希望加入這一全新的社交網絡,這是成功的預兆。他向記者透露,Google+的視頻群聊功能Hangouts是該社交網絡上最受歡迎的功能,尤其受到年輕用戶的追捧。 施密特稱,Google曾與Facebook就導出聯系人到Google+中進行過接觸,但最終會談沒取得任何成果。 Google和Twitter最近終止了在搜索結果中提供實時結果方面的合作。盡管雙方經過多次長時間的磋商,但最終仍未能達成新的合作交易。 然而,施密特表示,盡管最近與這兩家社交網絡公司的合作計劃碰壁,Google依舊“樂意更深度地整合Twitter和Facebook”。 |
直面Facebook的“like”,Google+1奮起直追 日前,企業SEO(搜索引擎優化)平臺BrightEdge公布了一份關于網絡公共插件應用及它們在網站中鏈接情況的報告。調查表明,在1000強網站中,約有一半的網站在主頁上都有到他們自己的Facebook頁面的鏈接,有四成網站有Twitter鏈接,隨著like buttons的時代來臨,Google+的地位就僅次于Facebook。主頁與社交網站之間鏈接 在這份報告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各種社交網站的全部鏈接數。 下表對在主頁上有社交目的鏈接的網站進行了對比,對比時間:2011年6月與2011年7月,對比形式:所占百分比。 在1000強網站中,Facebook以47.4%的比率拔得頭籌,其中包括在網站主頁直接鏈接至Facebook。具有社交目的的網站中,所占份額唯一有下降的是YouTube,但也只有0.2%的微弱下滑。 主頁上的Like Buttons 在頁面上大多數情況都是采用鏈接,而采用公共插件的情況相對較少。兩大流行公共插件均屬Facebook旗下,分別為“like button”和“like box”。令人驚訝的是,數據表明Google+1這種形式比Twitter的“share button”更受歡迎,前者應用比率幾乎是后者的兩倍。 整合了Google+1插件的網站占到了4.5%,分別打敗了“Twitter share”(2.1%)和“Twitter instant follow ”(1.3%) 總而言之,Facebook在眾多的社交鏈接和公共插件中仍然占據主體地位,但是Google+正在迎頭趕上。報告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盡管有超過四成的網站有Twitter鏈接,但是Twitter如今的使用量實在是少得可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