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孫昌旭 近日,昌旭不斷收到手機設計公司朋友來的郵件,問采用了XXX的WCDMA芯片,如何處理專處授權問題,向誰去談這個授權?還有那個6%的版稅是不是一定要交? 今日昌旭就來與大家八封下3G芯片的專利授權問題。隨著中國的WCDMA也進入火爆時代,大家可供應選擇的W芯片廠商也突然增多了,到底如何選擇,其中專利問題是大家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了,這與2G時代完全不同。那么,博通,Marvell,STE,英特爾(英飛凌),Nvidia(Icera),MTK,展訊,MStar,海思,中興,威盛等等這一系列廠商,哪家與高通的專利授權談得最徹底?哪家最干凈,哪家最不受高通制約?這些公司都拿什么與高通作 WCMA交叉專利談判? 先從MTK說起吧。大家都知道的,兩年前MTK與高通簽了個可以說是"喪失主權"的WCDMA授權協議:MTK的客戶需要首先獲得高通的授權才能用MTK的芯片,并且,MTK在WCDMA的所有出貨都要向高通匯報。這一協議,成為高通掐在MTK頭上的巨大緊箍咒。這樣的一份不平等協議,MTK為什么會簽?昌旭聽說是“高通太重視MTK的原因!弊詮腗TK打敗眾歐美烈強,MTK就成為高通公司重點防范對象,據說有專人緊盯,所以MTK與高通的授權多年談不下來。。。最后不得已,談下了這個喪失主權的協議,使得MTK的WCDMA業務只能無比艱難地前行。不得不佩服高通公司的遠見,策略與霸氣。。 不過,高通雖然霸氣與遠見,可它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這就是它若干年前與博通的那場關于3G的官司及所簽下的“互不告協議”。據昌旭了解,當初反告高通成功后雙方簽了個永久互不告協議:高通再不告博通無線方面侵權,博通再不告高通有線方面和多媒體方面侵權。。。牛X的“兩通公司”啊!為什么能這樣,因為手上都有利器。∷裕壳芭c高通關系最干凈的可能就是博通公司。這表示,使用博通的W芯片不用給高通交授權費,只用與博通談授權。但記住,所有手機廠商都要向高通交版權稅,與高通再談,這與授權費是兩回事。 再聊英特爾。雖然英飛凌與高通公司簽有3G授權,但英特爾收購英飛凌IFX后,原則上需要與高通重新簽,據說目前仍僵持著沒有簽。這兩個IC界最大的霸主、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會如何簽協議?嚴重觀戰中。。。 而當初從英特爾手機賣下Xscale手機品線的Marvell,據說是從那次買賣中獲得了授權,但原則是也要再簽約的。目前已商用的Marvell WCDMA芯片是為黑莓定制的,而面向公開市場的WCDMA據說是今年可以推出。 接著談談ST-Ericsson。由于愛立信之前與高通有交叉協議,所以STE的客戶不用再與高通談授權,但是,由于STE結構較復雜,所以,STE的客戶要與愛立信去簽授權。。。并且,同樣,STE的客戶也需要向高通交版權稅,這個不能免掉。。。 再談談Nvidia收購的Icera。Icera當初買了TTPcom的授權,后來他們與高通之間也簽了協議,據說過程還較復雜?傊麄儸F在名正嚴順地售著WCDMA芯片,并且已被最大的兩家數據卡廠商華為與中興采用。最為關鍵的是,ICera采用的Soft band的技術已被認為是未來的主流趨勢,隨著工藝的演進,軟BB方案的功耗也會降低,據說未來主流芯片廠商都將采用軟方案了,包括高通。這里,Icera確實給了高通一個強有力的挑戰。 還要談談Mstar,他也是要推WCDMA芯片的,只是在找時間和機會(據昌旭了解樣片已出),并在與高通談授權。幾年前Mstar收購了Wavecom,所以它有一些G/W的專利,可以和高通談交叉,這點比MTK要強,現在談得怎樣,迷底還沒有揭開。今年他們主攻仍是GSM,明年會有W戲看。。。 再來看海思、中興、三星等這些整機廠商做3G芯片的故事。。。目前這些3G BB僅是自家用,如果面向第三方商用,也要再與高通簽授權的,不過,這些公司可以和高通談一些交叉專利。。。然而,就是這些手機大佬們的自用,也促以改變市場的格局。 再回到MTK,因為咱中國手機廠商還是最關注它的。在3G上被高通掐住脖子后,MTK急切希望4G時代快點到來,并且據了解MTK已排兵布陣4G,其 Wimax芯片也已在手機中商用,一家本土的設計公司還有幸參加了海外項目設計。所以,我認為MTK的策略將是仍將主要精力放在2G,從海內到海外,將產品做得多樣花,設法延伸2G的生命周期,爭取能與4G對接! 說到MTK就不得不提展訊。雖然李力游表示展訊已在研發WCMA芯片,但是昌旭認為展訊不會花力氣在WCMA上,基本策略與MTK一樣,力保2G市場,擴大占有率,在LTE市場再決一勝負。這正是“2G市場只求占有率,不求利潤;3G市場沒有話語權,處處受制于人;4G起步不算太晚,是兵家必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