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IT人溝通,發現表現出來更多的是浮躁與抱怨,所以有了本文,其實我們不論是coder,還是架構師或項目經理,都存在同樣的心理,只是比較的對像及發展的路線不一樣罷了。 現在是一個和平與發展的社會,大部份人不會為了吃飽而發愁,更多的是為了生活更好,為了工資、房子、車子,為了得到周圍人的褒獎,受到周圍人的影響,以至于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常感覺前途不知在哪里。IT人是這樣,國企的人也一樣,我們不需要抱怨。 國企的人天天上班,天天做著差不多的事,幾乎只有一條路線可走,那就是當領導,很少人會想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所以他們大部份人感覺生活與工作沒有激情。 IT是一個新的行業,特別是在中國,變化太快,所以沒有太多歷史人物的路線可以借鑒,很多人說程序員在中國只能到30歲,最多35歲。這句話反映了一些現實,但不是宿命。為什么我這么認為,我們來分析一下: IT行業的人大部份都不在國企,因此不會認為這家公司就是自己的一生,一般20+歲進來,還是新手,沒有包袱,唯一可以想的是穩定下來與提高自己,工作了3年后發現又來了一批新人,于是感覺自己是老手,但是再過1年后,發現自己與他們沒什么區別,因為大家做的事也差不多,工資也差不多,所以發現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面對程序員前面的路,感覺只能朝項目經理、架構師、分析師方面發展,要么就是自己創業了。那有多少人轉行成功了呢? 要成為架構師與分析師,需要的是平時的積累,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但是發現自己在平時的工作中只是一個編程機器,大部份人平時沒有給自己更高的要求,日子一天一天過去,4年的工作經驗發現自己還是一個coder,除了比新手更多了解一些技術的歷史。只有那些平時注意積累,有強烈的技術與業務鉆研精神的人才能成為合格的架構師與分析師。 做架構師與分析師有難度,發現項目經理也不錯,因為很多人感覺項目經理可以滿足自己管理的欲望,高人一等。自己工作了4年,看來寫代碼沒優勢,只要溝通能力還行的人估計會想選擇當項目經理。其實這是很自然的一條路。但是我發現能不能成為項目經理很大原因不完全是個人能力的問題,而是在于公司的業務發展,有些公司業務發展不錯,項目比較多,只要你的溝通能力還行,有一定的業務和技術經驗,向主管自動表達一下,做項目經理的機會很大。但是大部份公司的業務發展一般,搞來搞去就那幾個項目,現任項目經理也很穩定,那自己如果沒有特別的能力,只能還是當coder了,或者是高級coder。 架構師與分析師沒當上,項目經理也沒當上,懷才不遇,有一些新想法,于是創業去了,創業的路很艱難,這個我想大家能體會,資金的問題,管理的問題 ,市場的問題,人才的問題,技術的問題。。。。。總之問題很多,但是還是很多值得佩服的人一腔熱血干上了,雖然成功的機率不高,但是至少自己是老板了,還可以給員工畫餅玩。 從以上幾條路來說,最終成為項目經理的人也不少,有的是只有2,3個人的項目經理,而有人是上百人團隊的項目經理,總之是項目經理了,但是我想大部份人還是會感覺迷惘,原因在于這些人當上了項目經理,發現自己只是多管幾個人的項目經理,多了一些保姆的職責。在項目過程中團隊是否和諧與進取,與客戶主管溝通過程中是不是發現自己還是低人一等,項目好不容易上線了,才發現擦屁股的事一堆又一堆。其實如果出現這種現象,只能說明一點,我們還不是合格的項目經理,只是因為公司發展的情況下,被安上了項目負責人的一些工作。 為什么在好的國企,就算一個普通職業大家也可以干到50,60歲,那是因為國企的人沒有選擇,因為在他們思想里這家單位就是他一輩子的公司,他感覺沒有選擇,在年輕時為了當上主管、領導下了很多功夫,但是上升的人只是少數,所以在國企我們會看到年紀比較大的人也還是普通職員,他們面對著新進來的員工也有非常大的壓力,最后只能把希望留給自己的子女。 所以,我們不用羨慕國企,他們只是表面上讓大家看到穩定,實際上人成長的機會少得可憐,也充滿著浮躁與抱怨。就算我們現在已經30+歲了,但是IT行業是一個有挑戰的行業,我們應該分析自己的個人潛力,我們更需要的是找準目標,腳踏實地的前進! 葉正盛(MKing) 2010-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