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 2011/1/27 下班前抽一點點空開個頭,寫下這篇文章。目前形形色色的業界情況,新聞資訊,產業計劃讓人眼花繚亂,因此需要去搞明白:什么樣的車,什么樣的電池系統是符合要求的;搞清楚了這一點,才能對光怪陸離的樣車有個更為直接的理解。 先寫參考文檔為宜: Traction Batteries for EV and HEV Applications PHEV Component Requirements Summary Battery Choices and Potential Requirements for Plug-In Hybrids Impact of Drive Cycles on PHEV Component Requirements Effect on Vehicle Performance of Extending the Constant Power Region of Electric Drive Motors 三種汽車對于電池的使用是存在差異的 ![]() 1.HEV 運行模式:電池始終處于荷電保持中,及不單獨要求對電池充電,由此稱為CS(即”Charge Sustaining”)單一型。要求電池系統在55% SOC, 300,000 cycles壽命內,電池組能量輸出保持300-500 Wh與脈沖功率保持25-40 kW (10 sec)輸出能力 2.Plug-in HEV中的EV運行模式,電池需要單獨運行和單獨充電,稱為荷電耗盡型(CD-B型);要求電池提供的能量可以確保單獨運行的距離為10-40英里, 且在1,000深循環中得到保持; 3.EV模式:全電池工作和充電要求,稱為荷電耗盡(DC 即“Charge Depleting”)單一型;要求在1000次深循環中,可以輸出確保車輛行駛300英里以上的距離。 PHEV有著向上或者向下工作模式的選擇,因此這里存在著一些分化。如果電池變得更大,其實EREV更像電動車: ![]() 實質上,對于一顆電池而言,它是存在著較大的功率限制的。普通的折算,1KWh可以跑多少公里,前提是可以保證汽車的正常的工作性能,包括制動能量回收和維持整個功率系統工作,這樣也就出現了這張圖的限制 ![]() 對于一個電池包而言,其單體存在著差異性。因此在設置SOC窗口的時候,是以整個包的SOC為依據的,因此在對整個包進行SOC窗口對功率驗證。SOC過低時,無法滿足動力總成的動力需求的時候,汽車的性能將會受到影響(當時汽車還能開);SOC過高時,制動能量回收時,將使得部分單體進入過充狀態,或者有相當部分的功率無法回收。因此BOL初始往往總是比較容易,最難的還是EOL的時候,當時各個單體的容量都會有不同,其SOC更加不平衡(打個比方,初期都有60塊錢,后期有衰減,有點變為40,有的為55,此時相同的Energy意味著SOC差距較大,而且用掉相同的能量,SOC的變化也差異變大了)。 對于電池的需求,其實是從汽車整體分析,然后到功率總成,然后到電池包,然后到單體。 ![]() 仿真和計算總是有必要的,可以大概估算出某個車子的大致的情況。至于壽命模型,EOL的情況,則太過復雜,定性的來看呢也可以根據現有的參考進行估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