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之子、無線電專家周海嬰今天在北京逝世 資料圖:魯迅之子周海嬰。 中新社發 李京生 攝 中新網北京4月7日電(記者 張哉麟)廣電總局一名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對中新網確認,魯迅之子周海嬰今天凌晨在北京逝世。 這位工作人員不愿透露更多信息,他表示,稍后會在廣電總局的網站上統一發布消息。 周海嬰是魯迅和許廣平僅有的兒子,出生在上海,著有《魯迅與我七十年》等書。他1952年入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無線電專業。畢業后參加工作,曾任廣電總局干部。現任全國政協委員。 周海嬰生平 周海嬰 周海嬰出生于1929年9月。在他將出世時,一度出現難產的跡象。當醫生為此征求魯迅意見是留大人還是留孩子時,魯迅不假思索地說:“留大人。”結果母子平安。 也許魯迅認為這孩子是意外的收獲,為了孩子的堅強,他對新生命傾注了異乎尋常的愛。海嬰這個名字,魯迅取自上海出生的嬰兒這一意思。他對海嬰的教育完全按照他于1919年寫的《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思想來實行,盡量創造機會讓海嬰自由地成長,希望海嬰成為一個“敢說、敢笑、敢罵、敢打”的人。 幼年父親病逝 魯迅病重、逝世的那一年,周海嬰年僅7歲。坎坷的經歷、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待人處事格外小心謹慎。他回憶在北大物理系讀書時,同學可以打橋牌、跳交誼舞,他出于好奇,偶爾走去觀看,就有人在背后指指點點,說什么“魯迅的兒子不好好讀書,只知道打牌跳舞”。 周海嬰承認,對名與利想得不多,看得很淡,只想做一個實實在在的普通人。小時候,父母就教導他不能以名人的孩子自居。周海嬰夫人馬新云回憶說,1945年她家搬到上海霞飛坊62號,與住在64號的周海嬰是鄰居。弄堂里的孩子們常在一起玩耍,大家并不在意周海嬰是魯迅的兒子,周海嬰也從不刻意去擺架子,孩子們彼此平等、感情融洽。 不愿在魯迅光環下生活 周海嬰語氣平和地插話說:“父母對我的啟蒙教育是順其自然,從不強迫,不硬逼。”魯迅曾在遺囑中表示,“希望后代萬不可做空頭文學家”。海嬰小時候,很喜歡一種叫積鐵(也叫小小設計師)的玩具,這是一盒用各種金屬零件組成的玩具,他用這些零件學會了組裝小火車、起重機,裝好了再拆,魯迅總在一旁予以鼓勵。魯迅去世后,家境曾一度困難,但周海嬰熱愛技術的興趣不減,他用儲蓄多年的壓歲錢交納學費,報考南洋無線電夜校。1952年考進北大物理系,從此走上嚴謹的科研道路,開始了默默無聞、淡泊名利的生涯。 周海嬰表示,不愿在魯迅的光環下生活,也從不向外人炫耀自己是誰的后代;他反對靠父母的余蔭生活,虛度人生;強調靠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成績,去贏得社會的承認。向親友贈送《許廣平》紀念冊 為了照顧母親許廣平,1950年周海嬰夫婦調到北京工作。馬新云回憶與婆婆相處18年的日子,頗覺許廣平待人和藹,沒有架子,婆媳相處感情融洽。去年底出版了《許廣平》紀念冊,其中收集了許廣平生前未有結集出版的文稿和親朋好友的懷念文章。“文革”初期的1968年,許廣平突然心臟病發作,很不情愿地辭世了。周海嬰說,“今天我們將這本集子送給那些和母親有緣的人,就是要和大家一起輕輕地呼喚一下母親的名字,告訴她:我們懷念您!” 1949年以后,許廣平、周海嬰母子將魯迅的遺物、手稿全部捐獻給了國家。周海嬰指著客廳墻壁上用鏡框鑲嵌的魯迅手跡對我說,“這是僅存的兩幅,而右邊那幅詩句中轅字的一撇因著墨過濃寫壞了。當時父親想丟掉,母親卻收了起來。”他說:“父親從不在意自己的手跡,而許多手稿都是母親背著他偷偷地收起來的。有的甚至是從紙簍里發現后藏起來的。” 在周海嬰尚未懂事時,魯迅曾將他與許廣平傳達愛意、遙寄思念的《兩地書》重新工整手抄一遍送給年幼的周海嬰。今年適逢魯迅逝世60周年,周海嬰把珍藏多年的魯迅手跡交給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