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博物館陳列室的監測(包括自然采光以及螢光燈為主的人工采光陳列室),結果表明,對博物館陳列或收藏環境而言,波長在320nm以下的紫外輻射幾乎不存在。因此,開展標本保護工作只要對320 - 300nm之間的紫外輻射加以處理就能達到目的。博物館中存在的紫外輻射源博物館陳列展覽離不開光,目前國內博物館陳列普遍采用人工光源結合的采光方法,少數博物館采用純自然光或純人工光源進行照明。由于我國博物館使用人工光源多數為未經紫外吸收處理的螢光燈,因此不論自然采光方式或人工采光方式,均含有一定強度的紫外輻射。 下面就博物館存在的紫外輻射形式及特點略作介紹: 1、自然光源中的紫外輻射:自然光源即太陽光,不論是采用完全自然光或人工光與天然光結合的采光方式,均利用了太陽輻射光譜。太陽輻射光譜非常寬廣,從丫射線、X射線、短波紫外輻射、一直延伸到可見光、紅外、微波及無線電波部分。被博物館陳列所利用的是其中可見光部分,它對人眼產生視覺效應實現了將標本實物信息傳遞給觀眾的過程。對陳列展出有害的主要是長波紫外輻射(因中、短波紫外輻射易波吸收,很難到達地面,紅外光法及無線電咬對展品幾乎沒有直接影響)。太陽光中長波紫外輻射是博物館中最常見的紫外輻射源。太陽紫外輻射在各輻射源中強度最大。 2、人工紫外輻射源:目前用作博物館陳列照明的人工光源有螢光燈、普通白熾燈及新型鹵化物冷光燈等。螢光燈具有發光效率高,發熱量少,燈管壽命長等優點,在博物館應用最為普遍。螢光燈的光譜與日光光譜有相似之處,故也稱日光燈。螢光燈除發射可見光外,還有一定強度的紫外輻射,它是僅此于太陽輻射的紫外源。紫外輻射強度穩定(螢光燈紫外輻射強度只與燈管功率、燈管的距離和方向有關)。螢光燈的紫外輻射波段較窄,峰值在365nm附近。 在中、低緯度平原地區,晴天時最大紫外輻射強度可達5000卜W/cmZ,在高原地區則更大。據監測,戶外晴空少云氣,紫外輻射強度可達2500卜W/cmZ,室內透過玻璃直射仍可達400件W/cmZ,室內非直射決件下紫外輻射強度一般在3一25即W/cmZ之間,與博物館中其他紫外輻射源相比,其強度最大。太陽紫外輻射強度不穩定。太陽紫即輻射強度與氣象要素、太川本身的變化(如黑子活動等)以及太陽光投射角等有關。 最后推薦一款應用在博物館紫外輻射檢測中的紫外線傳感器,由工采網從國外引進的高質量紫外線傳感器 - GUVA-S12SD,GUVA-S12SD采用貼片式封裝(SMD3528),特別適用于小體積的設備。傳感器輸出電流與光照強度成正比,產品輸出具有非常高的一致性。傳感器都有特定的光譜響應,該產品主要是針對太陽光中紫外線測量以及UVA燈強度測量,特別適合UVI的檢測。廣泛應用在:利用便攜式設備檢測紫外線指數(手機等)、智能穿戴設備、UV-A燈監控、紫外發光二極管監測 ( <360nm)、紫外線固化等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