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科技 由新浪科技、新浪5G聯合主辦的“Refresh Your Life”新浪5G Open Day于21日開幕。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國際電信協會(ITS)常務理事呂廷杰在主論壇演講中闡述了他對5G的見解以及對6G的展望。他表示,太赫茲和空天互聯網都不是6G的真正發展方向,6G要解決的是無處不在的計算。 呂廷杰表示,移動通信技術的奇數代,一代、三代和五代都是顛覆性的,而偶數代是對奇數代進行優化和完善。 “偶數代通常是把奇數代吹的牛落了地。就像正在到來的5G一樣,但是它一定飽受批評,因為這個牛吹出來,大家用得不是那么順暢,因為它的商業模式不清晰。”呂廷杰說,5G還有10年的發展周期,這10年我們就要寄希望于社會各界來開發基于5G的應用。 至于6G的方向,他認為美國強調的太赫茲會是6G的一個需要考慮的解決破題技術的方案,但不應該是6G的主要解決方案。在他看來,6G一定是解決5G的痛點,5G的應用還沒有出來,甚至有可能要5到7年才能大規模地涌現出來,因此是否需要用太赫茲這樣更高的頻段、更高的成本去解決網絡的速度問題還是未知數。6G的最大的應用、用點就是解決5G的痛點,而5G最大的痛點一定不是帶寬問題。 另外,也有觀點認為空天互聯網是6G,呂廷杰也不認同。衛星聯網與地面基站聯網在時延上無法相比,因此空天互聯網一定不是6G的發展方向,但它會成為網絡覆蓋的一個補充,比如對時延要求不那么嚴格的業務。 “美國所定義的用太赫茲就是6G,空天互聯網就是6G,絕對不對。美國人不可能繞過5G做6G。”他說。 呂廷杰認為,根據5G網絡的痛點,未來的網絡將具備五大特征: 第一,要從無處不在的聯接到無處不在的計算。比如攝像頭、汽車、甚至井蓋都具備計算能力; 第二,大量的機器、人、物聯接,它們都是異構網絡,網絡之間怎么互聯互通互操作,怎么友好地握手,異構網絡聯接會成為主要的問題; 第三,人機的協同,人和網絡的融合。人已經不再網絡外的東西,成了網絡內生的變量,它會激發很多應用; 第四,安全可信。它必然成為通信技術在5G到6G演進的過程中必須考慮的一個內生技術。 第五,網絡中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已經在5G上共建共享,而未來的網絡是網絡中立的,一個網絡上大家平等接入,都可以跑業務。 他表示,5G聯接了物,但物沒有智能,就需要用軟件和算法將算力分布式部署。如何把這些算力統一起來,在閑置時為所有人服務,這才是6G的演進方向。通信產業也將從賣語音到賣語音+信息的流量,走向一個算力網絡時代。 “趨勢大于優勢。無論今天多么強的一個國家和企業,如果不按照這個趨勢走,可能根本沒有辦法把握這個方向。”他最后說。 歡迎持續關注新浪5G Open Day,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國際電信協會(ITS)常務理事、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廷杰,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白楊學者趙子忠,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璞,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文遠知行創始人兼CEO韓旭,小冰公司CEO李笛等院士專家、領軍企業高管共話5G新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