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大棚是一個相對密閉的場所,棚內的二氧化碳濃度與外界環境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比較穩定,一般在350 ppm左右。夜晚由于作物的呼吸作用、土層微生物活動以及有機物的分解等,都會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濃度比棚外可以高出一倍左右;日出前,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達到最高值,比棚外高2-3倍;日出后一小時,作物開始進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下降至300 ppm左右;中午在強烈的日照下,作物光合作用強度增加,棚內二氧化碳濃度急劇降低,僅為80-150 ppm。二氧化碳作為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溫室大棚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直接影響作物的生長,二氧化碳過高或者不足都會對作物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常引起蔬菜作物葉片卷曲,影響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會影響作物對氧氣的吸收,不能進行正常的呼吸代謝作用; 二氧化碳含量不足:葉色暗無光澤,開花晚,雌花少,花果脫落多;葉低平,與主枝垂直或下垂,葉面凸凹不平;異型果多,上市晚,產量低,優質果品少。 而充足的二氧化碳能夠保證蔬菜的健康生長,使葉綠素含量升高,葉色深綠而且有光澤;使其開花早,落花落果少,葉枝生長健康,果品端正,產量高。 所以現在很多的種植戶為了讓蔬菜更好的生長提高產量,會在大棚種植中添加一定量的氣肥,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那么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應該什么時候進行施加呢?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中午的時候雖然有充沛的陽光,植物根部吸收到足夠的水分,但是由于沒有充足的二氧化碳,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會出現二氧化碳短缺,影響作物正常生長,影響產量和品質,所以溫室、大棚栽培的蔬菜或其它作物,如果在日出以后及時人工補充二氧化碳,滿足作物光合作用的要求,就能較大地提高作物產量、改善品質,得到較高的收益。作物開花結果期是光合作用最旺盛期,也是干物質大量積累關鍵階段,這時人工補充二氧化碳效果最明顯。 在溫室大棚中安裝二氧化碳傳感器可以保證在二氧化碳濃度不足的情況下及時報警,從而使用氣肥或者增施有機肥,保證蔬菜、食用菌、鮮花、中藥等提早上市、高質高產。可以說,二氧化碳傳感器決定著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成熟期,抗逆性,質量、產量等。 工采網推薦使用韓國SOHA TECH的SH-DS型號二氧化碳CO2傳感器,采用雙光波非色散紅外原理(NDIR),能夠在-10℃至50℃、0~99.5%RH濕度的環境下工作,抗高濕環境好,量程為0~3000 ppm/5000 ppm,可選TTL232或電壓輸出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