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糧食”,近幾年,“國產替代”是半導體行業屢被提及的關鍵詞。作為半導體產業的一大分支,功率半導體國產化被認為是我國實現半導體產業自主可控的關鍵環節。在這一大趨勢下,國內功率半導體企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018年8月,合肥高新區迎來了一家新生企業——合肥中恒微半導體有限公司。中恒微是一家專業致力于功率半導體模塊設計、制造與系統應用的企業,產品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光伏逆變等行業。短短一年多,公司就建成2000平米萬級無塵車間,首條全自動汽車級生產線投產,步入高速發展時期。 如果說CPU(中央處理器)是一臺計算機的心臟,那么功率半導體就是電機控制器和逆變系統的心臟,以它為核心的電力電子器件可實現對電能的高效產生、傳輸、轉換、存儲和控制,廣泛應用于汽車、家電、光伏、風電、軌道交通等領域,滲透進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汽車電動化被認為是功率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在新能源汽車中,功率半導體器件是驅動電機的控制器核心器件,需要極其嚴格的工藝指標,而中恒微在成立伊始,便樹立了明確的企業愿景:提高能源轉換效率和器件可靠性。 智能制造最不可缺的就是“創新風暴”。而創新需要不斷的技術投入,從產線的布局到新材料的應用到整個工藝流程的優化,持續提高產品質量和可靠性。 產品質量和可靠性的保證,來源于精良的功率半導體封裝、測試設備,以及汽車級生產工藝,每個月約有幾萬只功率半導體模塊從這里產出。圍繞車間轉了一圈,我們看到,每一道工序上,每一站完成品,都經過了全面的質量管理。 公司核心管理層人員從事半導體行業15年以上,主要研發人員都是國內功率半導體模塊制造的先行者,在行業內研發經驗豐富,創新能力突出,目前研發的樣品已經可以媲美國際一線大廠的水平,質量方針貫穿在研發、采購、生產、銷售每一個環節。并結合先進的制造執行過程,可按照客戶個性化的要求調整控制具體生產過程,實時和客戶進行信息交互,與客戶實現共贏。 截至2020年1月,中恒微完成了與 “合肥高新科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三家機構的新一輪兩千萬元融資,目前產能可以完成每個月4000-6000只IGBT模塊并正在進行爬坡,累計申報自作知識產權13項。已完成Z62、ZD3、Z1,E3四款產品的量產。產品銷售端中恒微與深圳,上海等多家工業變頻客戶已有批量訂單合作;多家知名新能源汽車企業也已進入樣品測試階段;原材料方面自主芯片開發完成1200V/100A IGBT快速芯片設計定型,模塊樣品封裝評估,正在進行產品系列化,溝槽型芯片1200V/75A芯片已經開始樣品流片,6月份進行性能評估。 現有的已經做好,但還需放眼未來。在做好新能源汽車 工業應用雙輪驅動的同時,中恒微繼續發力于SiC(碳化硅)模塊。 袁磊介紹,目前,功率半導體器件國外壟斷已經開始破局,相信接下來會有更快的速度。作為一家科創企業,中恒微要做的就是練好創新內功,修好品牌外功,并積極布局產業鏈的上游芯片,更高的追求永遠在路上。 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關于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提案和建議備受矚目。在國家政策利好下,功率半導體將成為“中國芯”的最好突破口。許許多多如中恒微這樣的企業,在半導體全面國產化加速推進的趨勢中,全力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