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劉晨光 每經編輯 梁梟 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正深刻改變著傳統診療模式,遠程醫療日益得到廣泛應用。 在全球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人們意識到遠程診療的優越性。例如,此前為提高診治效率,湖北省內醫療機構之間、外省援助醫院與湖北省內醫院之間都開通了遠程會診。 事實上,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遠程醫療也逐漸進入快車道,隨著“互聯網+”與醫療的加深融合,智慧醫療的應用越來越深入,為遠程醫療帶來更多可能,互聯網醫院數量也日漸增多。 隨著5G技術的發展,遠程醫療也得以拓展到多種移動場景,可以幫助醫院提效,同時改善患者體驗。不過,由于5G技術尚未全面鋪開,更多場景化應用的落地還需要時間,相關法律法規也需要完善。 平衡地區醫療資源分布 時代伯樂精準醫療事業部高級副總裁趙媛媛認為,遠程醫療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包括遠程會診、遠程問診、遠程培訓、遠程查房、遠程手術、遠程監護等方面。 趙媛媛表示,對于患者來說,遠程醫療的優勢在于不用到醫院排隊即可獲得醫生的診斷或咨詢服務,省錢省時間;對于醫生和醫院來講,既可以提高看病效率,優化服務質量,又能通過后續在線溝通交流,產生客戶黏性,達到長期隨訪和療效跟蹤的目的。 在易觀醫療健康高級分析師陳喬姍看來,遠程醫療和互聯網醫療還是有所區分,其中遠程醫療更多指的是醫院和醫院之間,類似遠程會診,主要是指醫生和醫生之間,醫院和醫院之間,也包括上級醫院給下級醫院指導,類似遠程手術。 事實上,此次新冠疫情暴發,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遠程醫療的應用進程。 趙媛媛認為,一方面,通過遠程會診,我國部分地區醫療資源分配不平衡的問題得到緩解;另一方面,通過遠程問診、遠程查房等手段,醫生與患者的接觸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大大降低。而醫療資分配不平衡和交叉感染風險是醫療市場長期存在的問題,需要遠程醫療去持續性的改善和解決,因此遠程醫療會長期推行。 在趙媛媛看來,發展遠程醫療主要利好因素有兩點,即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持。技術方面,5G技術所具有的高速率、低延時、廣連接等特性,可以大大提升遠程會診中影像等數據的傳輸質量,降低誤診風險。 另一方面,國家政策上,在2010年之后,遠程醫療相關政策紛紛出臺。 例如,在國家衛健委頒布的《關于深入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活動的通知》中提到:“到2020年,實現遠程醫療服務覆蓋全國所有醫療聯合體和縣級醫院,并逐步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延伸。”趙媛媛也認為,遠程醫療在近幾年迎來了政策紅利期。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底,已建成互聯網醫院數量達到294家,僅2019年新增就超過148家,互聯網醫院建設進入加速期。 中商產業研究院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遠程醫療市場規模超100億元,2019年該市場規模約為130億元。 陳喬姍也表示,技術的發展使遠程醫療成為可能,技術推廣可以使更多人受益,遠程醫療能解決區域之間的醫療不平衡,尤其是支持偏遠地區,彌補醫療資源的不平衡。 上述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提到,我國醫療衛生資源80%分布在大、中城市,醫療水平發展不平衡,三級醫院和高、精、尖的醫療設備也以分布在大城市為多,醫療資源分布不均。 急救場景優勢凸顯 對遠程診療而言,5G技術是重要助力之一。 趙媛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5G技術加持之下,遠程移動醫療在急救場景的優勢凸顯。當病人由急救車送往醫院的途中,其重要的生命體征信息可以通過救護車上的醫療設備監測及時傳送到醫院治療醫生的面前,醫生可以提前獲知信息,并進行術前規劃,從而為危重病人贏得寶貴時間。 “很多創業企業布局此領域,例如扁鵲飛救。當面臨重大疾病時,不同地區的專家團隊通過在線方式進行聯合會診,使得信息交流和治療方案探討更加順暢、及時,很多三甲醫院已經在試點運行,效果明顯。”趙媛媛表示。 不過,我國在遠程醫療的道路上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在陳喬姍看來,互聯網平臺不斷搭建起來,只是給更多的醫療機構一個機會,加入到線上的使用模式上,提供更多的服務,提升效率。但是搭建這個線上平臺仍然需要較多費用,“三級醫院的互聯網醫院建設費用約為400萬~500萬元,二級醫院在100萬~200萬元”。 陳喬姍認為,5G就是一個基礎設施,才剛開始搭建,目前只是試點推開應用,未來想要廣泛應用還需要時間。 在趙媛媛看來,雖然我國遠程醫療取得了較大成果,但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法規制度方面的細節標準化,“例如個人隱私保護、數據信息安全、跨區域信息共享等”。 此外,趙媛媛認為,結合國外遠程醫療的發展模式和我國醫療市場的特點,遠程醫療未來將朝著多領域應用、多技術融合、跨區域連通的趨勢發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準入門檻不清晰、盈利模式不成熟、法規細則不到位等,未來隨著政策法規完善和運營模式結果驗證,部分問題將得到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