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20年及未來,隨著超高清、3D和浸入式視頻的流行,信息數據的速率將會大幅提升。同時人們還希望能夠在體育場、演唱會等超密集場所,高鐵、汽車、地鐵等高速移動環(huán)境下也能夠獲得一致的業(yè)務體驗,這對物聯網的能耗、每比特成本、部署和維護的復雜度等提出更高要求。 IoT技術概述 從技術實現上,目前通過毫米波技術、大規(guī)模MIMO技術、高帶寬傳輸、以及新型空中接口技術,實現更豐富的頻譜資源獲取,使“萬物互聯”巨大的連通量上有了前提保證,利用大規(guī)模MIMO技術提高頻譜效率和傳輸可靠性,配合高帶寬的信道容量,新型空中接口技術規(guī)范了新型編碼技術和新型參數集和幀結構,保障了不同頻段可變速率的靈活性。 Massive MIMO的技術優(yōu)勢 物聯網廠商 以華為小米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以海爾美的為代表的智能家居、以中科創(chuàng)達為代表的農業(yè)氣象及消費類無人機、工業(yè)機器人、以及智能電網、視頻監(jiān)控、移動醫(yī)療、車聯網等應用的興起,對移動通信技術提出了更嚴格的低延時、高可靠性、大容量等需求。 物聯網行業(yè)測試應用 應用一:IoT射頻 RF 測試 測試項目:無線信道時延測量,5G RFIC測試,有源天線系統(tǒng)的OTA測試等 測試設備: 矢量網絡分析儀ZVA,矢量信號發(fā)生器SMW200A,頻譜儀FSW。 絕對時延信道測量方案 5G RFIC測試方案 應用二:IoT能效與功耗測試 測試項目:分析智能手表整體功耗等 測試設備:DMM7510型7 位半圖形采樣萬用表,2280S 系列高精度電源等 物聯網/可穿戴設備低功耗測量的解決方案 應用三:5G NR終端研發(fā)和生產射頻測試 測試項目:Sub6G 5G NR生產測試,毫米波 5G NR生產測試,Sub6G 5G NR信令測試,毫米波 5G NR信令測試 測試設備: R&S CMW100,R&S CMP200+HEAD30,R&S CMWflexx + CMX500 + HEAD30等 5G NR終端研發(fā)和生產射頻測試方案 應用四:EMI/EMC干擾測試 測試項目:電磁兼容干擾測試,校準裝置用于對桿天線、雙錐天線、對數周期天線、喇叭天線等電磁兼容測試用天線進行校準等 測試設備: FSW高性能頻譜分析儀、工業(yè)電腦,RSA306B、人工電源網絡,定向天線,近場探頭等。 汽車電子EMC測試 電磁兼容測試天線的天線系數校準裝置 應用五:毫米波及太赫茲成像,太赫茲雷達和太赫茲通信 測試項目:50GHz~500GHz信號頻譜分析與測試,毫米波幅度、相位和群時延測試等 測試設備: R&S®SMF/SMB,SMZ-xx,FS-Zxxx諧波混頻器,毫米波及太赫茲功率計等 毫米波及太赫茲網絡分析儀 應用六:5G元器件測試 測試項目:ADC和DAC性能指標測試,微波介質陶瓷性能參數(元器件測試) 測試設備:R&S SMA100B,穩(wěn)科 6500B系列精密阻抗分析儀 高速ADC參數測試方案 隨著通訊設備工作頻率向毫米波段拓展,信號延遲問題會變得更加突出,因此,對作為通訊設備關鍵材料的微波介質陶瓷性能參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非接觸法測試材料的介電常數 總結 5G NR標準化狀態(tài)以及測量在測試儀器方面已取得更多的一致性并發(fā)展出綜合的方案選擇,從無線信號質量分析到元器件測試,5G無疑帶動了一條龐大的信息化產業(yè)鏈,而更簡潔高效的測試方案,是物聯網與通信領域研發(fā)到生產最本質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