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和移動設備的激增讓我們的社會受益匪淺,這些智能設備的存在豐富并簡化了我們的生活。智能設備以及物聯網(IoT)和人工智能(AIoT)所帶來的便利已經深深的植入我們的腦海中,以至于我們現在將其視為理所當然。 我們對這些智能聯網設備深信不疑,在使用過程中分享大量的隱私數據。我們將日程安排、聯系方式和照片存儲在手機上,允許智能設備控制房屋中的智能燈泡和智能空調,智能網絡安全攝像機監視著我們的財產和貴重物品,智能音箱知道我們想要聽的下一首歌曲。 智能設備能夠給我們帶來的便利和安全,據Gartner估計 ,目前全球使用了超過220億個IoT設備,到2025年,將有416億個IoT設備連上互聯網。德勤(Deloitte)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美國,平均家庭擁有11臺連接的設備,其中包括7個用于觀看內容的智能屏幕。一旦5G廣泛可用,美國家庭中的智能設備數量預計將迅速增加,并且62%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將用移動寬帶取代其互聯網。 全連接的智能家居將很快像今天的智能手機一樣普及,但是實現全連接的社會仍然面臨一個重要問題:對隱私和安全的關注。 云服務安全問題 據羿戓制造所了解,隨著IoT和AIoT設備預期數量的急速增長,我們需要解決由此帶來的各種安全性問題。盡管通過智能設備以及IoT和AI技術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但我們也看到了無數關于家庭隱私數據泄露的報道。一旦設備遭到破壞,便為違法犯罪分子敞開了大門,使得攻擊者可以輕松訪問或控制我們家中的各種智能聯網設備,例如智能燈泡、網絡安全攝像機、智能音箱甚至守護大門的智能鎖。 智能設備中的人工智能(AI)使得設備能夠了解我們的日程安排、識別我們的面孔以及給我們推薦電影等等。這些大多數設備僅利用云連接來運行AI應用程序并訪問其運行所需的數據庫,因為云提供了一種訪問所需數據和處理能力的簡便方法。 多年來,云服務一直是消費者和企業的首選,因為云提供的訪問便利性優勢明顯。而最近頻繁發生的安全和隱私違規行為引起了很多用戶的質疑,是否云存儲仍然是唯一的解決方案,而隱私違規行為僅僅只是使用這些設備的代價。因此,使用只有依靠云連接才能工作的設備存在許多問題。 目前,安全仍然是云計算的頭號問題,存在大量公開的云漏洞。從個人信息、數據證書到知識產權,一旦數據泄露就有安全隱患,帶來損失風險。 在云計算中,數據所有權問題是許多公司和消費者都在努力解決的問題。數據和加密密鑰位保存在第三方服務商。因此,如果發生意外情況并且出現停機,用戶可能無法訪問該數據。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意味著授權用戶進入家中的面部識別攝像頭不會自動打開門等等,經管會有其它輔助應對措施,但會給用戶帶來不便。 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已經非常普遍并且具有高破壞性。在我們的生活中常用的某些服務在任何時候都可能受到攻擊者的控制。預計到2025年全球將有416億個IoT設備在線,DDoS攻擊將可能翻倍。 當前需要傳輸到云中進行處理的數據量非常大,并且只會隨著我們對云服務依賴的增加而繼續增長,我們對帶寬需求也將成倍地增加,以及需要在云中存儲和計算的內容和成本也會增加。最終,這些高昂的成本最終也是消費者來買單。 終端設備邊緣AI 終端設備上的邊緣AI處理是增加云服應用的一種方式。它支持在設備上本地處理和分析數據,無需將數據傳到云端即可正常工作。因此,無需將大量數據不斷發送到大型科技公司或政府機構運行的服務器并存儲在云端。 相反,大多數數據將在設備上進行計算,從而允許刪除大多數無用的數據,而只有需要確認操作的重要數據將被保存并發送到云端,以便進行下一步處理。這是當前很多業務應用最安全、最私密的方式,同時還可以顯著降低與更高帶寬需求和云存儲相關的成本。 過去,芯片很快就過時了,但是終端設備技術所使用的芯片是可重新配置的,這意味著它們可以適應AI技術、技術咨詢的升級和發展,并適應未來的AI模型。本質上,通過將AI模型分解為基本的構建塊,可以輕松地對其進行重新配置,以利用下一代軟件增強功能。因此,如果AI技術進行了重大更新,則可以在同一設備中更新芯片,而不需要全部替換。 如果全面采用具有邊緣計算的終端設備,則有能力創建最安全和私有的網絡環境,以連接用戶生活中的每個AI智能設備和服務。設備將在專用網絡中相互通信,而不是在終端設備和云端來回通信。這將有助于實現所有人工智能的無縫、安全和私有應用,從而改善人們的智能生活體驗。 混合解決方案 但是,如果完全放棄云并僅依靠設備上的邊緣處理能力,那么將與過去開發人員所犯的錯誤沒什么兩樣。這并不是在云服務和智慧邊緣終端直接進行二選一的抉擇,相反我們更應該致力于云服務和智慧終端的協同工作。 智慧終端設備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再加上云端強大存儲和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將塑造下一代智能設備和物聯網,這種混合解決方案將使AI發揮其最大潛力。由先進的終端設備芯片與強大的云技術支持的全連接社會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更加安全。通過正確的技術實施部署,我們可以發揮技術優勢豐富我們的生活,邁向全新的AIoT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