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關村在線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曾經遭受過來自美國谷歌等科技巨頭公司的斷供危機,雖然現在事態有所緩和,但華為早有兩手準備。 在系統面訪,華為一邊表示支持安卓的應用生態,一邊也在積極的推進自己的鴻蒙系統。但是在處理器架構方面,ARM始終是華為的一個心結。 中興事件導致一種全新的RISC-V架構開始逐漸受到中國科技企業的重視。與生態已經非常成熟的ARM和x86架構而言,RISC-V雖然生態尚未成熟,但具備高效和靈活的特性,其開源授權方式更是人們看重它的焦點。 在上周五華為昇騰910 AI處理器發布會上,華為提到,如果美方繼續施加限制,公司會考慮采用RISC-V。雖然華為擁有ARMv8指令集永久授權,但問題在于,美方若遲遲不將華為從“實體清單”中移除,那將影響到華為對ARM新技術的獲取。 盡管ARM是家英國企業,可由于不少研發在美國進行,故需要遵守美國的政策法令。 ARM創始人Hermann Hauser此前接受了英國媒體采訪,也談到了這件事,他認為這件事短期內會對華為造成相當大的危害,但是長期來看,封殺華為最終也會對ARM、谷歌甚至美國工業帶來嚴重傷害。 目前,華為已經是RISC-V基金會的成員,不過,華為表示,尚未開始任何向RISC-V平臺遷移的努力,公司仍傾向于繼續發展ARM生態。 不僅僅是華為,即使是來自美國的高通公司目前也在通過特殊的方式參與到RISC-V陣營當中。RISC-V指令集架構開發控制器和SoC的領導廠商SiFive最新融6540萬美元(約合4.5億元),比較值得關注的是,高通是這次融資的重要參與者。一些分析人士稱,RISC-V的靈活性、開放性讓高通極為有興趣。 而高通此次悄然的投資RISC-V陣營中的龍頭企業,恐怕也預示著一種趨勢正在悄然改變。ARM雖好,但一家獨大的局面正在被悄然打破。 尤其是在此次華為被封鎖事件中,ARM與華為終止合作的決定讓更多的科技企業不得不考慮繼續基于ARM架構研發可能存在的風險性。 隨著高通等知名企業相繼加入RISC-V架構的陣營,如今的RISC-V陣營已經變得頗具實力。經過四年多的發展,RISC-V基金會的成員由最初的只有幾家成長到235家。 其中不僅有Google、華為、IBM、鎂光、NVIDIA、高通、三星、西部數據、特斯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商業公司,也有全球很多著名的大學和科研機構。 而在下一個即將到來的5G萬物互聯時代,RISC-V架構的靈活優勢將會更為突出的顯現出來。RISC-V基金會中國顧問委員會主席方之熙表示:在物聯網時代,RISC-V若能充分展現其優勢,將對英特爾的X86和ARM構成挑戰,甚至成為行業第一。 因其簡單和靈活的特性,非常適合部署到物聯網、控制器、數據中心的專用芯片和邊緣計算等市場。而對于手機和PC市場來講,RISC-V的生態遠未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