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路燈與智能路燈發展,有何關系?
近年國家政策一直力推智慧城市,而智慧路燈照明作為智慧城市建設中最基礎的公共設施,智慧城市的入口之一,自然備受關注。而根據《“十三五”城市綠色照明規劃綱要》目標來看,中國將以46%的增速新建1200萬盞LED燈,并改造50%的已有路燈,總規模達到290億元。龐大的市場自然吸引到了不少企業的目光,但也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路燈控制市場百花齊放,標準兼容是趨勢
智能照明多項標準一直無法統一,而在戶外照明,特別是智能路燈照明,除了主流的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有線控制技術)之外,還有以LoRa、ZigBee為主的無線控制技術。
LoRa能夠以較低功耗遠距離通信,可以使用電池供電或者其他能量收集的方式供電;較低的數據速率也延長了電池壽命和增加了網絡的容量。LoRa信號對建筑的穿透力也很強,十分適合于低成本大規模的物聯網部署。
而ZigBee技術由于誕生于應用環境復雜的工業場所,也因此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可靠性、低功耗、自組網能力強等優點,對于智能照明路燈來說,控制系統能夠復雜多變的環境自然更加可靠。
但隨著NB-IoT技術的出現,業內對于NB-IoT將成為物聯網主流無線控制技術的呼聲越來越高。
除了低功耗、低成本和高穩定性等優點之外,對比LoRa和ZigBee,NB-IoT最大的特點是傳輸距離達到驚人的10km,可以覆蓋一個小縣城。而且一個基站可以帶20多萬個終端,這意味著管理每一盞路燈都變得輕松簡單,同時能夠深度覆蓋地下停車場、地下管道等領域。目前國內已經有不少智能路燈項目使用了NB-IoT技術。
核“芯”是創新主動力
智慧路燈的發展也對其應用系統中的智能控制芯片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智能控制芯片及驅動電源技術提升,困擾著LED路燈的散熱、光衰、電源、傳輸穩定性等問題得到解決,同時價格的持續快速下降也提升了智能路燈系統的性價比。
此外,由于更多的功能被集成到智能芯片上,芯片也成為了主要技術創新元件,當前的智能芯片不僅需要配合智能控制技術進行更新,電力線載波、WiFi、Bluetooth、GPRS、4G、Rola等通信技術根據客戶要求,要求能夠相互兼容,同時未來智能路燈控制芯片被賦予了更多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讓智能路燈如虎添翼
目前,智能路燈是通過應用電力線載波和無線通信技術、3G通信、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實現對路燈的遠程集中控制與管理。其具有自動調節亮度、故障主動報警、燈具線纜防盜、遠程控制、遠程抄表等功能。
智慧路燈能夠大幅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節省電力資源,降低運維成本。智慧路燈的實質就是照明精細化管理。
可以說,哪里有路燈,哪里就是城市的管理區域,在智慧城市的時代,基于城市廣泛分布的路燈建立路燈物聯網,可以避免城市基礎網絡傳感設施的重復資金投入。
如今,人工智能技術方興未艾:今年上半年柯潔與Alphago的人機大戰,以AlphaGo的勝利告終,這也將人們的關注點再度拉回人工智能。
智慧燈桿和智慧照明以往多用于城市道路照明改造項目,現在的話就是城市的每個角落應用都得到了普及例如校園場景對于智能照明領域的發展來說,是一個新的契機。作為首批從事智能照明領域的技術型企業,上海熙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始終把客戶需求放在首位。國內校園眾多,隨之而來的需求也必將增多,校園領域未來大有可為。本公司現在是與上海交通大學項目的成功實施為本公司上海熙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積累了豐富的校園照明建設經驗,未來上海熙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期待能參與到更多的智慧建設城市的智慧燈桿當中。
這次的智慧路燈不會和2008年的led路燈市場一樣,入春筍一般崛起,又快速沒落,只是曇花一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