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關村在線 3月26日,援引自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官方新聞稿件報道,決定在3月21日起對從中國進口到美國和銷售某些半導體設備的行為展開337調查。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指出,該調查基于2019年2月15日新罕布什爾州樸次茅斯的Innovative Foundry Technologies LLC提出的投訴。該控訴指控違反了1930年“關稅法”第337條關于進口到美國和銷售某些半導體設備的行為,集成電路和包含該產品的消費產品侵犯了投訴人所宣稱的專利。申訴人要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有限的排除令并停止和終止命令。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行政法法官(ALJ)將安排并舉行證據聽證會。ALJ將初步確定是否存在違反337條款的行為; 初步裁定須經委員會審查。即調查結束后45天內,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確定完成調查的目標日期。 補充一下:如果337原告勝訴,那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將會針對涉案產品發出排除令(exclusion order)由海關執行,從而禁止產品進入美國。對于已經進口但仍然庫存的產品,ITC可能會發布禁售令(cease and desist order)。 中國企業如何應對337調查 早年間,中國企業面對美國發起的337調查,往往都很被動。一般是都是出于對法律不熟悉,語言環境不通,以及昂貴的訴訟成本等等原因,而錯過了反擊的有利時機。導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很多時候都認為中國企業放棄了答辯機會,結果導致被處罰和禁售。 不過最近幾年,隨著中國的企業在磨礪中成長,并逐漸摸透了美國等成熟市場的商業規則和相關法律。在面對美國337調查時則是積極應對。 2018年3月份,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就做出裁定,決定終止原告美國鋼鐵公司對中國鋼鐵的337反壟斷調查,由此中國鋼鐵企業保住市場份額。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本次調查中確定了以下人員名單: 中國廣東省東莞市步步高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廣東省東莞市Vivo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深圳市壹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國廣東深圳; 廣東東莞廣東OPPO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中國青島海信電器有限公司; 美國佐治亞州Suwanee的海信美國公司; 美國佐治亞州Suwanee的海信美國多媒體研發中心; 中國廣東省惠州市TCL集團公司; 加利福尼亞州歐文市的TCL通信公司; 德國威爾明頓的TTE Technology,Inc。(d / b / a TCL America); 加利福尼亞州Irvine的TCT Mobile(US)Inc .; 加利福尼亞州歐文市的VIZIO公司; 臺灣新竹市聯發科技有限公司; 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的聯發科技美國公司; 臺灣新竹縣Mstar半導體公司; 高通公司,加利福尼亞州圣地亞哥; 加利福尼亞州圣地亞哥的Qualcomm Technologies,Inc .; 臺灣新竹市臺積電制造有限公司; 臺積電北美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 和 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的臺積電科技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