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剛剛從物聯網發展博覽會上回來,思想領袖們在會上探討了物聯網的強大特性以及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方式。我們不免開始思考,是誰發明了物聯網? 物聯網之父 在我們討論“物聯網”——也就是IOT——的演變之前,我們先來定義這個術語的確切含義。物聯網是一個由設備、建筑物、車輛和其他物理對象組成的網絡,其中嵌入了傳感器,可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傳輸數據。這兩者之間的溝通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更智能的產品和服務、以及更好的用戶體驗,并為企業提供足夠的競爭優勢和創收能力。預計到2020年,將有500億臺設備連網。 1999年,一位名叫凱文·阿什頓的英國技術先驅發明了物聯網一詞。該詞用于準確描述它今天的含義:連接無處不在的設備的系統,通過網絡傳送數據。 回到未來 世界是如何進入物聯網時代的?讓我們來看看互聯網的相關歷史,這些歷史就是通向物聯網這一偉大現象的前進道路。 據羿戓物聯傳感所了解,1832年,俄國席林男爵發明了一種電磁電報。1933年,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和威廉·韋伯緊隨其后,在德國哥廷根發明了跨越1200米距離的獨特通信代碼。 1844年,塞繆爾·莫爾斯從華盛頓向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發送了第一條莫爾斯代碼信息: “上帝做了什么?”。 跳到1969年,先進的研究項目代理網絡(Arpanet——數據包交換)誕生了,它是由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開發的世界上第一個運營的數據包交換網絡,也是全球互聯網的鼻祖。1974年,他們的網絡也是第一個實現TCP/IP協議套件的網絡。他們的兩項技術將成為互聯網的技術基礎。 1984年,域名系統(Domain Name System,簡稱“DNS”)誕生了;又過了五年——1989年,蒂姆·伯納斯·李(TimBerners-Lee)發明了萬維網。到1990年,第一臺服務器和瀏覽器已經啟動并運行,并于1991年向商業領域開放。然后它出現了,所需要的只是一臺烤面包機,約翰·羅姆基發明了第一臺連網設備(連網烤面包機)。約翰·羅姆基在1989年10月的INTEROP會議上證明,他可以通過互聯網啟動烤面包機。 1991年,蒂姆·伯納斯·李再次創造了歷史,創造了第一個網頁。 1993年,特洛伊室咖啡壺以3幀/秒的速率傳遞圖像到劍橋大學實驗室的計算機上,一旦瀏覽器能夠顯示圖像,它們就會被放到網上,以方便工作人員隨時查看咖啡是否煮好。 誰是第一個完成網絡支付交易的人? 1994年,網上銀行首次亮相,必勝客開設了第一家網上比薩餅店,然后第一次安全的網絡支付交易發生了,而且也是最先實現的。1995年之后不久,Echobay(現在的eBay)和亞馬遜就開始運行了。 1999年是重要的一年,凱文·阿什頓創造了“物聯網”這個術語。2000年,LG率先提出了互聯網冰箱計劃。 2008年,IPSO(IP for smart objects)聯盟成立,旨在推動IP協議作為網絡互聯技術用于連接傳感器節點或者其他的智能對象以便于信息的傳輸。 然后就在 2008-2009年,物聯網誕生了。 有遠見者——誰知道? 縱觀歷史,總是有人預測未來。而充滿智能設備的無線萬維網也不例外。
您知道嗎? ▲ATM早在1974年就上線了,被認為是最早的物聯網設備之一。 ▲早在2008年,接入互聯網的設備數量就已經超過網民人數。 ▲2015年,有49億臺物聯網設備,智能手機用戶超過61億。 ▲到2020年物聯網設備數量預計將達到或超過500億臺,并且預計將有25億輛汽車連接互聯網。 未來光明 物聯網的發展并沒有放緩,連網的人、系統和事物還在不斷增多。數字生態系統已經在我們身邊,而新的商業模式正在興起。物聯網給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無限可能性。無論您是企業還是消費者,它都將影響到我們所有人、每天、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切。我們下一步該怎么辦?大膽去想,勇敢去創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