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冠心病患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已成為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是現階段我國臨床治療冠心病患者的常用方法,白1984年成功開展第1例以來,我國接受PCI治療的患者正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長,至2012年已達70萬例。但較長一段時間的臨床應用發現一部分患者接受冠狀動脈支架植人治療的效果與強化口服藥物洽療獲得的療效比較并無顯著性差異,且前者的醫療費用更高。因此,如何規范PCI的開展已成為臨床重點研究課題之一近年來,不斷有臨床研究發現FFR可對冠狀動脈病變遠端血流進行測定,能夠對冠脈支架植入治療進行指導,有利于減輕醫療資源浪費和患者的經濟負擔。 ![]() FFR概念于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被提出,其定義為存在狹笮的冠狀動脈所供心肌區域能獲得的最大血流與未發生狹窄時能夠獲得的最大血流的比值,可以說FFR描述了冠狀動脈狹笮對冠狀動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通常情況下FFR<0.75提示患者冠狀動脈有阻塞性病變國內外均有臨床研究以FFR值<0.75作為陽性判斷標準,根據FFR檢測結果決定是否對患者實施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治療,結果顯示給予強化藥物治療和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治療的冠心病患者的遠期預后比較并無明顯差異。現階段FFR已成為國內外許多介人治療中心必備檢測項目。 ![]() 分數流量儲備(“FFR”)作為一種評估冠狀動脈內壓力的方法的測量,在臨床研究發表后證明了其對患者健康的益處,已經獲得了可信度和普及性。在選擇治療之前,FFR用于評估冠狀動脈狹窄的發生率。這種測量是在注射藥物刺激心臟的情況下進行的。除了對FFR的興趣之外,心臟病學家還表示有興趣測量冠狀動脈內壓力,以便在不注射藥物的情況下對心臟進行靜息診斷。醫學出版物強調了使用靜息壓力測量的幾種算法的等效性。預計這些出版物將加速介入心臟病學界采用靜息壓力測量方法。說到這里,給大家介紹一款可以應用于靜息心臟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光纖傳感器,那就是工采網從加拿大進口的光纖壓力傳感器 - FOP-M260,該款光纖傳感器是專為醫療領域涉及的小體積,高精度的傳感器。完全抗電磁干擾且對人體完全本質安全。現已廣泛應用于醫療領域。 所謂冠狀動脈狹窄是粥樣硬化所致,當狹窄到一定程度是導致心肌缺血就是冠心病了;想了解狹窄的程度需要冠狀動脈造影才能確定。當確診冠心病后,基本治療方法有以下三種: 1、藥物治療---是冠心病的基礎治療。 2、介入療法---即通過置入冠脈支架而解除冠脈狹窄的治療方法;此法特點是安全、高效、快捷、痛苦少、恢復快。 3、手術治療---即冠脈搭橋。 |